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战争时期,美军1架F-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坠毁,当时原因不明,美国曾悬赏调查原因,一时原因不明。根据美军逃生的飞行员汇报,在爆炸前,没有接到任何被雷达锁定的报警,而且连红外导弹接近报警都没有收到,究竟是什么武器击落了F-呢,当时的确是个谜团。因为美军排除了当地部署有南军大口径高射炮的可能,而当时被击中的高度也绝对不是小口径高射炮弹可以抵达的高度,如果是被战斗机击落,当时北约预警机也未发现该空域有南军战斗机出现,南斯拉夫战败投降后,一切真相大白,美国在推翻南斯拉夫执政集团后立即进入南斯拉夫调查此事,F-竟是被1枚极其过时的萨姆3地对空导弹击落的!想弄明白这件事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交手的双方都是何方神圣。
美国黑科技-夜鹰萨姆3导弹:S-防空导弹,是苏联"金刚石"中央设计局研制的一种用于拦截中低空飞机的全天候近程地空导弹,北约代号萨姆-3、SA-3"果阿"。S-是第二代地空导弹,又名"小羚羊",在印度被称为"帕朝拉"或是"伯朝拉"。S-防空导弹系统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装备苏军,年首次公开。
被击落的F-夜鹰战机残骸F-战机:是美国一型单座双发飞翼亚音速喷气式多功能隐身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型完全以隐形技术设计的飞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年首飞定型,年服役,年首次公布,服役后参加过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军事行动,年4月全部退役。
F-战机飞行编队也就是说击落美国F-夜鹰战机的萨姆3地对空导弹是苏联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产物,而被击落对象F-夜鹰战机是代表着美国80年代最高战机水平,它在服役50年后仍然具备击落名噪一时的F-隐身战机这种黑科技产物。当然,这并不能代表苏联军事技术领先于美国,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看起来实力非常悬殊的这场“矛与盾”的战争,却能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变化呢?在各大媒体和军媒眼中,通常有两种看法。
苏制萨姆3地对空导弹一:F-夜鹰战机是背锅的倒霉蛋。
萨姆3导弹是依靠无线电指令制导的落后导弹,按理根本不会对现代北约飞机构成威胁,更不可能在F-在毫无警告的状态下击中,萨姆3导弹飞过来时即使是极其落后的警告系统都能立即捕获到它的制导波束,当发出导弹来袭警告。但是,美军的F-却的确是被萨姆3击落的,从F-残骸中取出的弹片明白无误的显示那就是萨姆3的弹片,在击落F-的现场附近还发现了1发萨姆3的弹体残骸,搞笑的是,距离F-被命中地区最近的萨姆3导弹阵地也在50公里外,而萨姆3的最大对空射程才30公里,也就是说F-当时根本不在南斯拉夫军队SA3阵地的射程内,而南军的萨姆3作战纪录,当时也没有朝那个方向射击过什么目标,那么这枚萨姆3是哪来的?经过双方对比了作战纪录后,这才搞明白这枚萨姆3的来历:原来在当天夜晚,除了F-以外还有美军的F-16机群攻击,这批萨姆3正是抵抗F-16空袭发射的。
然而由于北约飞机的干扰,南军所发射的萨姆3全部偏航,无一击中目标,阵地还遭到了轰炸损失严重,F-16投弹完毕后扬长而去,而发射出去的萨姆3在失去动力后不久相继自毁,南军防空阵地也开始进行设备抢修。谁也不知道有1枚萨姆3并没有在规定时间自毁,这样就沿抛物线飞行到了对空射程以外,成了一发地对地导弹。
凑巧的是,在这枚地对地导弹下落途中F-正好就飞到了萨姆3的下落弹道上,不知是自毁系统此时迟发火正好动作,还是弹上近炸引信还在工作,这枚无动力下落的萨姆3在1架F-上方爆炸了,落下的弹片击中了这架F-,其中一个弹片打穿了飞机发动机的油路造成这架F-坠毁,所以美军飞行员没有得到导弹瞄准告警,飞机上探测导弹尾焰的红外线告警装置也没有发现导弹接近飞机,夜鹰战机莫名其妙就被打下来了。
二:被俄制米波雷达发现被萨姆3导弹锁定击落
苏制老式米波雷达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军迷朋友都希望这一种可能是真相吧,毕竟我国的雷达技术一开始就是师从苏联。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南斯拉夫的萨姆3导弹系统雷达,可以发现30公里之外的F战斗机,只是需要在最低频的MHz,这就是俗称的米波范畴,就可以轻松发现美国F-隐身飞机。那为什么南斯拉夫装备了大量的萨姆3地对空导弹,却只击落了一架F-夜鹰战机呢?具体解释就是F在美国的测试场几乎测试了所有种类的雷达,其中也包括了俄制米波雷达,隐身性能是有绝对保证的,F这次失败,主要原因是开了弹仓。为啥要开弹仓,原因是,F投弹不是弹仓打开23秒钟,炸弹丢下去就关舱门完事,而是要开着舱门让激光制导炸弹的导引头稳定捕捉到目标的反射激光信号,然后才能关舱门。
F-投弹打开弹仓瞬间从事后看,美国F-夜鹰隐身战机这一缺陷葬送了一架世界先进战机,但是现在看来物超所值,无意中超级成功的误导了俄罗斯对于隐身技术的看法,最终在20年后,苏57战斗机隐身设计一败涂地。
敌人的失败不一定是自己的成功,有时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