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往事》
被誉为“是男人不得不看的电影之一”
对于我来说,可能我看到了目前最喜欢的电影。
据说姜文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曾反复拉此片50遍。
也难怪,或多或少,能从《阳光灿烂》里找到二者相似的影子。
观看这部电影好像是两个月之前,可是我迟迟没有下笔。
因为我怕讲述不好它。
在我看来,它是如此宏大又细腻。
有许多人会把《教父》列入人生中必不可缺的观影片单,可我好像更爱《美国往事》。
四个小时的剪辑版能让你从中隐约参透一生。
很多影评或者评论会抛出这样的问题:你是否真的看懂了《美国往事》。
可我觉得,它是一部没有标准解读的电影,每个人从中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生活或者人生感悟,必然是不同的,不必强求一致。
这也是此片的经典之处,观影者总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的那一部分。前提是,你得有耐心,别浪费这四个小时中的每一秒。
要讲述此片,就不得不提与主人公相关的重要的三个时期,以及与美国历史相渗透的几个时间节点。
这也是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小人物的风云变幻总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你我他,都是命运洪流中的一颗棋子。
,,,是影片中人物命运的的转折点。
年,面条和MAX相识于街头。
一开始两个人相遇的镜头,也许正影射了二人往后的命运年的美国,交通工具还没有被汽车所代替。
Max乘着一辆马车远远而来,面条只是一个在街头孑然伫立的小混混。
他仰望着他,面条的眼神是少年般的真挚好奇,而Max是一幅洋洋得意且不羁的笑容,这正如二人以后的许多经历以及最终的阶级地位。
在年以前发生的事件中不得不提的当然还有少年面条与女神黛博拉的初见。
面条在厕所背后偷窥着眼前的少女在眼前纷纷起舞。
少年时的黛博拉出场即是惊艳,对于面条往后的人生轨迹而言,颇有一种一见少女误终生的意味。
黛博拉无疑是喜欢面条的,所以会对他读诗,跟他说:可惜我所爱之人,永远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小阿飞
后来,面条因为门外Max的召唤,无奈的将自己珍爱的少女冷落于房间里,和Max一同与门外的混混搏斗,也因此注定了他日后失去自己的小伙伴,杀大佬入狱以及痛失所爱之人。
当我回忆这种种细节,竟有一种惊觉的意味,原来很多次的细节,早已注定了日后的人生轨迹。
你以为是偶然,却不知是必然的命运安排。
在面条和Max还有兄弟们为了自己的“美国梦”打拼的那几年,触及了其他大佬的利益。
后来的某一天,他们被其他一群混混追杀,最小的伙伴中枪之后躺在面条的怀里,对他说:Noodles,Islipped.
也许从这一刻起,面条变了。
他与Max渐行渐远。
Max在追寻利益的路上越来越回不了头,而面条却始终难忘兄弟们一起在河中游泳嬉戏,在街头怒烧老板报刊亭的岁月。
一面是感情,一面是利益。面条和Max一开始便是两类人。
面条为了给小兄弟报仇杀死大佬因此入狱,同样也给兄弟们在外继续做事铲除了障碍,从这一点来说,面条不论是在情谊或是实际利益方面,都替兄弟们立了大功。
也因此,Max在其出狱之日隆重地迎接面条,一切好似如最初。
而面条在出狱之后,最记挂的依然是少年时的女神:黛博拉。
他为她包下整个餐厅,向她吐露自己的心迹
当面条问她她的未来中有没有他时
黛博拉却坚定地告诉他我想到达顶峰。
面条曾对黛博拉说过你现在说话的样子让我想起了Max。
其实从本质上,黛博拉和Max是一类人。
而面条不是。
面条万念俱灰,这种心理的变化从他和黛博拉在回去车上的表情昭然若揭。
他眼里不再有光。
最后,他选择粗暴地占有眼前这个曾经的女神。
这个片段,引起很多争议,关于女性是否是男性的依附。
我认为在此片中争论这一题已然没有意义。
因为此片,本就是一部黑帮题材,讲述男权争夺的电影。(这就好比你去肯德基探讨它的米饭套餐好不好吃一样让人发笑)
面条此时的举动,在我看来是一种悲伤至极,幻梦被粉碎的发泄。
在这一刻,他认为少年时的梦破碎了,如果无法拥有,他宁愿毁灭。
他像孩子一样地手足无措,这也正是他的性情所至。
女神一路远去至好莱坞寻求她的梦想。
面条和Max也在生意中开始出现分歧。
Max为了金钱犹如冷血动物,抢夺大佬们的钻石之后疯狂杀人。
面条劝说Max,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让你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你的兄弟们,而我永远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Max置若罔闻,在追求利益的路途中越陷越深。
年美国禁酒令解除。
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寻求新的出路。
Max筹备多年的计划也终于得以实施。
他假借情人之口告诉面条自己要去抢银行,天真的面条为了阻止兄弟误入歧途选择报警。
这一刻,主人公们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面条眼看着自己的兄弟暴毙街头,他的余生都在悔恨中度过。
直到30年之后,真相大白。
一切不过是Max的阴谋
他总是抢夺面条的东西,从一开始的怀表,到大佬的情人,再到他们打拼的积蓄以及到最后才揭示的,面条的女神——黛博拉
影片最后,面条和黛博拉的见面也让人感慨万分。
黛博拉化着浓妆,正如多年以来,她始终不能在面条面前直视自己的内心。
在面条撞见她与Max的私生子时,她脸上的羞愧惊恐害怕,像是把这些年的故事都重演了一遍。聪明的面条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并没有听从黛博拉,不去参加MAX的邀请。
此时已是年的美国,政治动乱,黑人领袖马丁路德被枪杀,美国贫民示威游行。
此时的政客Max贝利先生也将成为政客们的一枚棋子被牺牲。
他邀请面条来见他,想告诉他这些年的真相。
可见,他获得了成功追逐了名利却在煎熬中度过了这些年。
请求面条的宽恕是对他的解脱,他想死在面条的枪下。
可面条的反应却出乎意料,面条告诉眼前的政客贝利,他的兄弟早已死在三十年前的街头。
对于Max背后的阴暗行径,面条不提一字。
在此片的评论下,我看到一句短评是宽恕是最高贵的惩罚。
面条是否真的宽恕了Max。
也许只是在岁月变迁人事已非后的一种无奈或者怅惘。
正如影片最后面条望着街边垃圾车远远驶去的眼神,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对这个眼神的感受是:一个眼神,望尽一生。
电影只有四个小时,而我们,却好像陪着主人公走完了漫长人生。
不同于黑帮题材《教父》的血腥暴力,此片的呈现出的更多是诗意婉转的风格。
不遵从传统的叙事结构,尤其是片中叙事交叉平行重复蒙太奇的运用,更是被作为电影中的经典模仿至今。
无数个精彩的转场都让人感叹,影像与时间的奥妙。
让我想起,前不久在发给朋友的一篇文章之后,我说人生无常,风水轮流转。
对方却回过来:
一切都会消逝,唯有时间永恒。
天边有朵雨做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