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所以强大,因为她总是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开辟出一个个崭新的产业。当世界各国在红海厮杀时,她总在谋划一个新的蓝海。
年美国发明流水生产线,并推广到汽车、飞机等各大领域,今天还是世界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年美国发明集成电路,引发了电子工业革命。年代发明微机,引发了电脑产业兴起。年代发明了互联网,引发了今天人类的信息革命,造就了今天庞大的信息产业。从芯片到手机,从1G到4G,从摩托罗拉到苹果手机,美国总是步步走在世界前列,在带领整个人类共同发展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强大。
美国天生就是如此强大吗?当年她从英国殖民者手里独立的时候,面积只有今天的8.6%,人口不到今天的1%。在美国独立后,也曾经财政枯竭、中央联邦政府低效无力,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相对发达的欧洲国家也只是一个穷屌丝。在美国独立后也发生过大萧条,千百万人像牲口一样活着。但他们走出了历史的陷阱。
今天的美国虽然问题重重,但透过她的历史,你会看到她总在不断地克服缺点砥砺前行。本文按照中国当下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分析美国的发展史。
权力分配和主体民族年,一群清教徒坐着一艘“五月花”号来到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他们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政党,竟然在这里生存下来,不知不觉就是一百多年。而中国没有政府的时候,那是公元前年大禹治水的年代,比美国足足早了三千七百年。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上,只有智人笑到最后,因为智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虚构一个概念并为之而奋斗。从“五月花”号前后开始,这群陆陆续续主要来自欧洲的移民,经过一百多年到了年代,开始虚构出一个共同体——美利坚民族。面对不断交税而没有权利的盘剥,美利坚人开始对英国人发起抗争,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并且出现了美国早期的政治组织——茶党。今天的茶党不复存在,但它存在于美国的共和党中,成为共和党里面的共和党,飞机中的战斗机。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是一个标准的茶党成员。
继波士顿倾茶事件后,美国相继发生莱克星顿枪声、发表美国独立宣言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直接推动了国家独立。在华盛顿的领导下,通过七年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年美国从英国手里赢得独立。
这时候美国怎么建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是地方自治基础上一个松散的联邦,还是一个地方听命中央的单一制国家?世界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政治体制往往是地方自治,即地方强人治理,广大弱势者没有什么权利。在地方自治基础上形成国家,但中央权力往往有限。而打破地方自治的中央集权,从历史的角度讲是发展进步,古代罗马帝国,中国秦帝国等实行中央高度集权模式,让这些帝国对周边国家取得碾压性优势,国力盛极一时、强大无比。但这种制度最大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权力高度集中,一旦高层相安、核心精干,国家就会迅速发展,一旦高层分裂、核心昏庸,国家就会迅速盛极则衰。
而美国吸收了两者的优点,避免两者的缺点,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既避免了中央过分集权的弊病,又防止地方权力过分膨胀,达成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同时防止强者治理中的强者成为强盗、豪强,损害广大弱势者的利益,以选票方式让权力对权力的来源变得谦卑。
当年的茶党,今天事实上融入了共和党。所以共和党作为美国的保守党,不是固执保守,而是保留传统、守护白人利益。如果看看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代表大会,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共和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白色人种,而民主党就是五湖四海了。
今天的美国欢迎世界移民,但同时又在防止拉美化和绿化。共和党的存在,就是要保持美国的主体民族是白种人的天下,能够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更好不过。主体民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欧洲之所以没有完成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原因之一就是整个欧洲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只在相对区域存在主体民族,所以小国林立。而中国因为早期通过炎黄部落、蚩尤部落的融合,形成了人口数量庞大居住面积广袤的华夏族。
拥有主体民族的国家更稳定,保持主体民族的国家更能走得长远,因为一个国家拥有主体民族,也就意味着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防止文明的冲突在一个国家内部上演。一个国家拥有主体民族,意味着国家人口结构中有了稳定器。
所以即使日本现在明明是人口萎缩,但也拒绝大规模外来移民,特别是拒绝非东亚人种,这是有道理的。美国因为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在骨子里,她也是注意到主体民族的主体性的。
社会政府和政党年美国赢得独立战争,但直到年才通过美国宪法,年才由华盛顿宣誓就职第一任总统,标志着联邦政府的正式运行。在年华盛顿第二任期,为了竞选总统、议员、州长等的需要,才出现华盛顿天然反感的美国早期政党,如联邦党、共和党、后来的辉格党等。联邦党最后走向消亡,而共和党孕育出今天的民主党,辉格党发展成为今天的共和党。
美国如果从年五月花船来到美国算起,直到近年后才出现美国联邦政府,再在美国联邦政府出现后,在华盛顿第二任期才出现政党。所以美国是先有社会,才有政府,才有政党。社会孕育政府,政府孕育政党,所以在美国,社会是政府的爸爸,是政党的爷爷。政府在社会面前一点都不能牛气,政党在政府和社会面前就是乖乖地装孙子。
这一点中国是完全是不一样的。相对于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是,先有年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也呈现不同于以前的特质。所以在中国,党的权威性有其历史依据和脉络。在党、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自然出现不同的强弱。
美国的政党从一出现,就是为竞选而产生的,并且在当时也明确宣布,某一个党派就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政党,一是觉得竞选是天经地义的,没有竞选的政党就不是政党。二是因为代表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政党叫“party”,而“party”是由“part”+“y”构成的,“part”是“部分”意思,所以政党天然不是代表所有人,而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政治组织。这也构成了西方政党政治的理念。
而中国共产党一出现,就是为国家独立富强和劳苦大众利益而产生的,不是为竞选而产生的,天然只有斗争没有竞选的基因。又由于当时国家90%以上人口都是穷苦大众,这个政党天然就是要代表几乎所有人的。相对西方政党是“party”,而中国共产党更应该是“mainstay”。
美国的社会、政府和政党在历史上孕育的先后,决定了她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第一。所以害怕政府权力伤害社会,要实行三权分立。害怕权力结盟联合欺压社会,所以只允许民间办媒体来监督批评政府,政府不能办媒体来自我表扬。害怕政府封杀媒体伤害社会,所以制定行政法约束政府,让政府依法行政。如果政府对社会不断进逼,社会忍无可忍,社会保留最后一道防线——百姓手中有枪。
而中国的政党、政府和社会先后模式,决定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美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要求党领导一切。但绝对的权力对于人性是巨大的考验,所以必须从严治党,防止出现消极腐败。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有信仰并不天然意味着党员有信仰,所以要培养党员干部的信仰意识。因为建党的环境和初衷不一样,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党的认知逻辑和党建逻辑不一样。如果在作政党比较研究时,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容易引发逻辑和思想混乱,都天然地站在自身批评对方。
土地财政和山寨王国美国的第一桶金,不是通过殖民战争,那时的殖民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事。但美国当时政府手里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美国的起飞和中国在这一点竟然非常巧合:工业贸易+土地财政。
年1月23日,来自中国国家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6.5万亿元。其实在美国早期也是一样的。年,法国以万美元的价格,将万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娜卖给了美国。后来,在杰斐逊当政期间,又从原住民手中掠得大片土地并收归国有。然后,美国政府向个人和机构出售国有土地,获得了大量财政收入,出现了红极一时的土地财政现象。
通过卖地,美国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窘迫的财政状况逐渐得到了扭转。到了年,美国在土地财政的帮助下,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并有了大量的财政盈余。美国从建国到年《宅地法》颁布近百年间,联邦政府开支特别依靠“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成为美国中央联邦和地方政府重要财政收入来源,高峰时期,土地财政占据了全部财政收入的48%。
因为美国的土地不是中国的七十年使用权,而是永久性产权,后来,在年《宅地法》颁布后,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缺口,作为财产税的房地产税开始征收。所以中国以后会不会征收房产税呢?现在法律专家纠结于税种名词及合理性,但看美国的历史就会知道,此税种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肯定会有开征的一天。
英国在年就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年鸦片战争,是一次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战争,用今天时髦的话讲叫降维打击,所以中国失败是必然的。但中国的失败是朝廷面子的失败,因为英国不过是追求两个国家的平等,而清朝廷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在国家等级中是高于所有国家的,没有今天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所以现在英国与自己平等了,当然就是失败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也在追赶英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但英国对美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如果说今天的技术封锁主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那个时代的技术封锁就是最先进的纺织技术。
美国为了得到英国的纺织技术,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间谍比政治间谍更重要。只有技术强国才会对其他国家反复讲技术专利权。但一个国家如果因为专利权而导致本国人死亡时,侵权也就变得理直气壮,譬如印度,就是明目张胆地侵犯他国医药专利权,因为你们不是说人权高于主权吗?相对主权,一个专利权算什么啊,所以西方对于印度的做法还真的没有办法,印度的仿制药全世界有名,并且价格非常便宜。
当年的美国,在英国眼里就是一个偷窃技术的强盗。英国报纸指责的国家叛徒斯莱特,是美国的工业之父。他乔装成农民,逃过了英国政府的边境审查,最后偷渡到美国,成功盗取英国“国家机密”,复制出最先进的水力纺织机——阿克莱特纺织机。
为了阻止“剽窃”再次发生,英国建立了一套主要针对美国的严密技术封锁制度:英国政府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洲,尤其是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一经发现立即逮捕,轻则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重则被送进监狱。同时,禁止美国人参观英国的纺织设备,禁止英国本土公司向美国出售纺织品类生产工具。
而美国联邦政府,一是鼓励技术移民,让大量在英国只是技师的中下层员工到美国创业成为企业家。二是出台年专利法,直接保护山寨专利。只要移民宣誓成为美国人,就可以直接在美国申请专利,得到政府保护。结果美国国内迅速掀起了全民山寨英国技术的风暴。美国也因此继英国之后迅速完成工业化。
扒粪运动和社会主义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财富急剧增多,社会一片繁荣。美国进入了所谓的“摩登时代”和“镀金时代”。但这种镀金时代,就像马克·吐温《镀金时代》揭露的,是投机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时代。
当时的垄断财团,控制了社会财富,并几乎控制了美国的一切。国会是党魁们的掌中玩物,而党魁又受少数垄断巨头支配。垄断资本家通过党魁集团操纵政治选举,在政府机关安置亲信,控制政府的内政外交,为垄断公司谋利益,大肆行贿收买国会议员和官员。威尔逊总统曾不得不承认说,“我们所拥护的伟大政府多次被人利用来牟取私利”。
垄断财团的统治遭遇了广泛的反抗,社会主义者诉诸底层穷人,而无政府主义者则搞起了针对财阀及党魁暗杀等恐怖活动。被誉为“繁荣总统”的威廉·麦金莱开创了最好的时代也放纵出最坏的时代,最后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后,时年42岁的老罗斯福继任成为最年轻的美国总统。
此时的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劳资冲突严重、官商勾结、政治腐败、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频发。老罗斯福意识到,仅靠高压手段和暴力制服,是适得其反的。他甚至担心,美国的垄断财团及富人们的天堂,很有可能在社会主义革命或底层无政府主义暴动中毁灭。
罗斯福最终将底层强大的革命情绪,成功地转化成一场改良性质的“进步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新闻媒体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急先锋,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用班扬宗教小说《天路历程》里的扒粪者,来比喻那些揭黑的媒体和记者,并称扒粪者是“一生中总是拒绝正视美好的事物,只是心情严肃地将目光集中在那些卑鄙可耻的事物上的典型人物”,这场运动因此史称“扒粪运动”。
扒粪运动从食品安全、劳资冲突、政治腐败、官商勾结等各方面揭黑,导致报纸发行量猛增,媒体影响迅速扩大,老板收获巨大财富,调查记者收获巨大名声,全国形成一股揭黑风潮。如年《柯里尔》杂志发表了厄普顿·辛克莱揭黑调查《屠场》,揭露了芝加哥肉类工厂令人震惊的肮脏黑暗。据说老罗斯福总统从此不吃香肠。整个社会也掀起了强大的舆论风暴谴责那些食品行业资本家的无耻。很快,美国国会于年6月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纯净食品和药物管理法》和《肉食检查法》,政府权力开始大规模监督和约束食品业的资本权力。
但媒体做大做强以后,就成为了大财团媒体最重要的广告客户,最早揭黑的杂志也不敢刊发揭黑重要广告客户的文章。如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揭黑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与一些志同道合者集体辞职,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美国杂志》,可是这个杂志同样重蹈覆辙:在初期因为揭黑而销量大增,后来为了赚钱和广告收入,记者又沦为了“妓者”,《美国杂志》也成了某些财团手中的玩偶。林肯·斯蒂芬斯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我被我自己的金钱收买了,被挣钱的前景收买了。”
美国的“扒粪运动”的历史充分证明,任何所有制社会,做真正独立的新闻媒体都是难上加难。媒体不过是一种资本性质的企业,一家企业无法担当一个社会的重担。
但老罗斯福利用了扒粪运动顺利地驯服财团,防范寡头政治,并进一步主张行政体制改革,扩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及总统的权力,增强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力度,保证社会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扒粪运动”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老罗斯福完成了他的使命,美国进一步发展壮大,到了年,美国经济更趋繁荣。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在年时平均仅为67,年7月时已上升到,年6月时则上升到。实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也于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五突然来袭,由美国引发的世界性大萧条由此开始。大萧条期间约有—万中学生中途辍学;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万,发生了遍及全美国的大饥荒和普遍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最保守估计,至少有万人死亡,约占当时美国的7%。记录美国历史的名著《光荣与梦想》中曾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据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当时1.2亿人口的美国有3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惨跌,大量农场主破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上千万农民生活极其惨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有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人,结果有人来应聘。在美国大萧条时代,不少人纷纷离开美国,美国就像今天的东北,成为人口尽流出地。
陷入绝望的美国人民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年5月,2名退伍军人从全国各地涌向首都华盛顿,要求政府提前发放退伍补偿金,以解燃眉之急。结果他们遭到政府的血腥镇压,引发了打死4人、打伤多人的惨案。经济危机期间,还有多万农民参加了各种请愿、示威活动。美国的工人更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不愿饿死——必须战斗”的口号。在~年间,美国共有万工人参加了2多次罢工。
当时美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蠢蠢欲动,各种思潮泛滥,资本主义美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老罗斯福的远房侄子、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他毫无悬念赢得了年第37届总统选举,他的使命就是带领美国摆脱经济危机。针对大萧条的根源,罗斯福诊断为:“使我们遭受打击的是10年的放荡无羁,10年的集团的利己主义——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表现在这种思想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结果是98%的美国人都遭到天诛地灭”。针对大萧条的治理,罗斯福提出了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三位一体的一揽子3R计划。罗斯福就任不久,连续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税收法》等十几部法律,频繁的法律颁布让议员们疲于奔命。
首先整顿金融秩序,制止了黄金外流,叫停了过剩的产能。其次兴办了大批水利、桥梁、道路、学校、植树等公共工程,这不仅安置了大批的失业工人,而且还为后来的经济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稍后的《社会保障法》,不仅确立了65岁以上老人的基本养老金,而且还建立了失业保险、贫困救济等制度。为了解决资金来源,罗斯福总统于年签署了新的《税收法》,推行累进税和遗产税。罗斯福新政导致美国社会收入差距明显变小:基尼系数由年0.下降到年的0.,同期贫困率由78.1%降至31.5%。因为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保障,罗斯福被认为是“社会主义代理人”。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法西斯主义”、是“社会主义异端”;一部分资本家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斥责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年,当小罗斯福竞选连任时,小罗斯福昔日政治恩人、前纽约州州长艾尔?史密斯(AlSmith),成为他的竞选对手,并且指控他实行社会主义党大部分的政见。
从老罗斯福理政到到小罗斯福新政,但美国在不断打击社会消极腐败现象,改善劳工底层等各阶层的关系时,从来不是改变自己的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把罗斯福新政与邓小平改革结合对比,得出罗斯福利用社会主义救美国的资本主义,邓小平反之亦然,俩人大胆利用传统上反对的方法手段,但着眼点都是为了自身体制的完善。
美国的发展告诉我们,即使是对立的双方,对方的优点不能排斥不学习,但也不能因为学习而放弃自我。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立足自身的实际,着眼于自身的完善。
孤立主义和低调崛起美国工业产值在年就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也基本可以说,美国在这一年就是世界最具实力的国家了,如果美国这时选择在世界有为才有位,她一定会遭到英国为首其它大国的反对和阻挠。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提出建立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还来不及施展手脚,就被英法一脚踢开,灰溜溜回到美洲继续奉行自己的孤独主义政策。
聪明的美国干脆享受这份大国崛起的孤独,实行“孤立主义”和“不干涉主义”政策。
美国的“孤立主义”来自国家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华盛顿在其总统任满后发表的《告别词》中提出:“要将美国建成自由进步的伟大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排除对某些个别国家抱永久且根深蒂固的反感,而对另一些国家则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使好战国家不能从美国获得好处,也不敢轻易冒险向美国挑衅。”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美国的领导人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政策。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超级大国,在二战前完全可以依照十八世纪以来盛行的帝国主义逻辑,依据自己的实力,与当时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道大肆瓜分世界;但美国一直较为克制,一直到二战前都坚持奉行不干涉主义。
年通过的美国《独立宣言》曾明确指出:“作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享有全权去宣战、媾和、缔结同盟、建立商务关系,或采取一切其他凡为独立国家所理应采取的行动和事宜”,不容忍外来的干涉。年12月2日,美国总统J·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布美国奉行不干涉政策,美国不干涉欧洲的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各国的事务;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在美洲的现有属地,但绝不许欧洲国家再来美洲建立殖民地,这就是门罗主义。这种不干涉主义,即是对自己利益和制度的维护,也是对其它国家地区事务的不干涉。
美国正因为闷声发大财,没有历史和政治包袱得以轻装前行,利用世界大国矛盾,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两次世界大战初期,也是两边通吃大发战争横财,直到后期,才出来主持大局收拾残局,当她一旦抛弃“孤立主义”、“不干涉主义”,就是世界头号大国,顺利地成为超级大国、世界霸主。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了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上个世纪,德国为之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不惜与英美为敌,苏联挑战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反复印证这个看不见的陷阱,在历史的关口反复出现。
德国、日本和苏联等国,都在崛起的道路上自我折腾。还没有头号大国的实力,就掉入“大国妄想症”,他们不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为了造福全体国民,惠及子孙后代,而不是为了证明制度的优越、民族的强大,传统的优点。德、日、苏发展起来以后,挑战强国甚至与世界为敌,看起来牛皮哄哄,结果是折戟沉沙,以失败告终。而只有美国,从原来世界霸主英国手中顺利接手超级大国地位,不得不说,美国的崛起战略不失是聪明的做法。
今天,中国的土地财政遭国内诟病,山寨技术遭国外嘲笑,国内的消极腐败被上升到体制弊病,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保障让普通百姓翘首期盼。而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美国每一项都经历过。美国的经历告诉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能依靠进一步发展来逐步解决。只要国家改革不停滞,开放不歇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解决的问题,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能够解决。
参考文目:
1.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
3.富兰克林·德·罗斯福:《罗斯福选集》
4.苏珊-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警惕中国农业的危险
走出脆弱的繁荣避免盛极则衰的历史悲剧
沉默的大多数背后才是真实的社会
邓小平像一面镜子
熹华君致良知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