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美国对33家中国企业和机构的新制裁正式生效。
5月22日,美国商务部曾宣布将33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贸易管控的所谓“实体清单”。据媒体统计,迄今美国已将多家中国公司或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实体清单”被认为是美国出口管制的“黑名单”,旨在限制向相关企业销售和付运美国商品,以及一些使用美国零件或技术在国外制造的产品。被列入的实体需要获得美商务部颁发的许可证,才能购买美国技术。美国企业可以申请向这些被列入名单的公司出售产品,但美国政府将依据拒绝批准推定政策,即默认为不予许可,除非获得反证,对涉及“实体清单”内企业的交易许可申请进行审核。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认为,此次清单主要涵盖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这主要与中美之间的大战略博弈有关。“尽管美国表面上称是为了维护其国家安全和保护人权,但实际上是美国一项变形的产业政策。”他表示,美国此举背后的原因是发现自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诸多领域已无法保持绝对优势。
“从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来说,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依然掌握在美国手中。但在应用和产业上,中国却牢牢占据了产业链的中下游,即美国必须将其高科技零部件出口给中国,才能量产出高科技产品。因此放在国家战略力量对比的大格局下,美方通过禁止出口等行为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一项战略需求。”沈逸表示,“如果通过‘卡脖子’让中国的一些企业死掉,市场空出,美国竞争力更差的企业就可以填补上这个空白。这是国家安全名义下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扭曲行为。”
他同时也提醒道,即使过去这些年中国在产业制造和商业应用上取得很大成就,还是要致力于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即使短时间内无法和美国完全对等,也可提升反制美方“卡脖子”措施的有效性。
“美方将中国有关企业、机构和个人列入‘实体清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利益。”5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美方宣布有关决定后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撤销有关决定,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举措,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特朗普发声
据中国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月5日表示,他与中国的贸易协议完好无损。在两国关系空前紧张之际,他罕见地对与北京的双边关系表示乐观。
报道称,特朗普在白宫的吹风会上说,中国正在购买“大量”美国商品。但他补充道,并不能保证积极的结果。
特朗普说:“我要说的是,(中国)向我们大量购买,这样的话我就尊重。与中国搞好关系是好事。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发生。我会告诉你们的。”
报道还称,在谈到世界领导人为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所作的努力时,特朗普说:“我们正在与世界合作,我们也将与中国合作。我们将与所有人合作。”
资料图片:特朗普4月27日在白宫疫情吹风会上讲话,身后屏幕上显示“重启美国”字样。(法新社)
据报道,在特朗普说这番话之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上月发表声明说,中国已向蓝莓、加州哈斯牛油果、大麦和其他牲畜饲料谷物开放市场,并批准从更多美国加工厂进口肉类。
独立政策分析人士、前国会职员特里·海恩斯说:“特朗普的言论是表明美中两国专注于贸易问题、推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向前走的最新例证,尽管两国在地缘政治关系的其他方面仍存在许多摩擦。”
报道称,根据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外销局公布的数据,在于5月结束的销售年度,美国对华大豆销量增长近一倍,达到万吨。与此同时,运往中国的玉米也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万吨。小麦销量则激增至10倍以上,达到55万吨。
海恩斯说:“特朗普指出中国正在履行其第一阶段贸易承诺,这是向金融市场发出的积极信号,表明不希望美中紧张关系阻碍或破坏两国商业关系。”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5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当地时间周四(6月4日)表示,他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进展感觉“非常好”,并且说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遵守了协议。
莱特希泽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举行的一场线上活动中说:“在结构调整方面,中国做了很好的工作。而且我们看到中国过去几周做了大量的采购。”他驳斥了有关北京未履行采购美国农产品承诺的报道。
报道称,过去几周中美紧张关系升温,外界担忧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履约或现变数。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参考消息
编辑:Robin媒体合作:-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觉得不错,点击右下角,“在看”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