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号作战轻巡洋舰大淀民多洛岛夜战记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原刊载于潮书房光人社「軽巡海戦史」全文略有删节,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认同其原文观点。

原大淀号轻巡洋舰主炮发令所兵员·旧日本海军水兵长小渊守男回忆录

“捷号作战”,这场以莱特岛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展开,在敌我交织的一片混乱中开始的大决战,最终以联合舰队遭到惨败而告终。而在作为诱饵经历过一番苦战恶斗,最终得以返回奄美大岛的小泽机动部队残存舰艇之中,能从这场菲律宾海空大战中无伤突出重围的,就仅有轻巡“大淀”和驱逐舰“若月”这两艘舰而已。

命令“大淀”对第一游击部队的残存舰艇实施救援的时间,是昭和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的午夜。二十八日早晨,当与“若月”号一道出海向马尼拉方向驶去时,“大淀”号舰上主炮的对空弹库存量已经所剩无几。抵达马尼拉港以后,只见这里沉船的桅杆宛如冬天的枯木一样林立于海面之上,已然化为舰船的墓场。虽然“大淀”随后在这个马尼拉港装满了粮食和弹药,但主炮对空弹的补给依然还是没有着落。

不过,“大淀”也有被运气所眷顾的一面,得以在马尼拉即将遭受大规模空袭的前一刻侥幸出港,因此才没有酿成大祸。在前往美里(注:别名油城位于婆罗洲北岸·沙捞越)寻找游击部队未果后,接下来“大淀”终于在文莱泊地与大部队汇合,将携带的救援物资分发给各舰。然后再将“大和”号转让给我们的十五点五厘米口径副炮的对空弹,装进了“大淀”的主炮弹药库之内。

“大淀”是根据昭和十四年度()第四次舰船补充计划建造的新型轻巡洋舰,同型舰仅建成一艘。标准排水量吨最大航速35节建成时配备毫米三联装主炮两座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四座25毫米三联装机关炮六座。原作为潜艇战队的旗舰研制,因此具有完备的指挥通信能力和水上飞机保障设备。

十一月十六日,是一个晴朗天气而又炎热的日子。敌重型轰炸机约六十架在这天对集结于文莱的舰队实施了空袭,但各舰一齐射击将其消灭大半。剩下的残存敌机全部掉头撤退。当日傍晚,为了返回本土,“大和”、“长门”、“金刚”三艘战列舰便与轻巡洋舰“矢矧”,驱逐舰“雪风”、“矶风”、“浦风”等舰一同出港离开了文莱。而重巡洋舰“高雄”则拖着遭到重创的残躯,向着位于新加坡的实里达军港驶去。

同样是在这个十六日的午夜,敌重型轰炸机机群又再次对文莱泊地内的舰队实施了空袭。为了报昼间的一箭之仇,以大编队对泊地进行了反复的高强度轰炸。投下了几百枚大型炸弹,其惨烈程度,以至于会让人不禁产生泊地内的海水都要被煮干,鱼和其他所有的生命也将会尽数灭绝的错觉。然而,港内停泊的五艘军舰却连一点擦伤都没有负。当时停泊在港内的军舰分别是战列舰“榛名”、重巡洋舰“足柄”、“羽黑”,轻巡洋舰“大淀”,以及驱逐舰“清霜”这五艘。

美国陆军航空队作战半径不断的延伸对日本舰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位于婆罗洲北岸的文莱泊地已然处于敌重型轰炸机的攻击范围之内,已无法保证安全,为此上述诸舰于十七日午后出港向长岛泊地(注:南中国海·南沙诸岛)方向驶去。第二天入港进入泊地,只见自奄美大岛一别后便一直未能再度谋面的“伊势”和“日向”两艘战列舰已经先一步抵达了这里。从奄美大岛启程返回本土,等到修理作业完成以后,再重新返回到这里,这个日程安排,应该可以说是相当的忙碌了。

就在当天各舰便前往了林加泊地(注:位于新加坡南方苏门答腊岛中部东岸海域)。在林加泊地展开的战斗训练,其标准是迄今为止最为严格的。然而,每一个人因为都怀揣着在今后的激战中存活下来的强烈信念,所以,完全不觉得有苛刻之感。大家都觉得通过反复的高强度训练,军舰才可以在今后的激战中觅得一条生路,因此,训练时都非常刻苦自觉。

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官兵而言,虽然并不知晓现在的战局,到底已经进展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但是我方已有大量舰艇被击沉这一事实是可以察觉到的,因此,当时深感其余残存各舰身上的责任今后将会变得越来越重。

不久,就到了十二月八日,也就是所谓的开战纪念日。然而,停泊在这里的舰队却依然还是老样子,继续保持着昼夜不分的高强度训练,丝毫没有一点要出击的样子。

此前一直与我们共同行动的“榛名”号战列舰据私底下传说已返回本土,不知从何时起已经从泊地之中消失了。“羽黑”号重巡洋舰也在前往实里达军港以后再未归来。如今泊地之内就仅剩下战列舰“伊势”、“日向”,重巡洋舰“足柄”,轻巡洋舰“大淀”,以及木村昌福中将麾下的数艘驱逐舰而已。

不知从何时起,舰内开始出现流言,到了十日夜大家都在私底下讲“舰队已经接到了出击的命令。这回好像要打大仗了”。

这个出击命令正式传达给我们的时间,是在两天以后的早上,当即下令开始进行临战的准备。待“足柄”号重巡洋舰于午后从实里达军港返回泊地之后,便立即下令出港,向位于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方向驶去。一路上平安无事,等到舰队抵达金兰湾入港已经是十四日的早晨了。这个地方因为在日俄战争时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为了解除长驱一万五千余海里远赴东洋的疲劳曾经在这里休整过,所以广为世人所知。呈圆弧状深陷于内陆的金兰湾沿岸,虽然建有一排排的民居,然而能让人感觉看起来是座港口的设施却是半点都没有。港内也没有看到有其他的船只,感觉就是个偏僻的渔村。

到了第二天,当地人划着小船载着香蕉、木瓜之类的果品,来到停泊在港内的军舰周围,打算用这些货物和我们进行易货交易。他们好像很喜欢剃须刀、钢笔还有一升的玻璃瓶之类东西,于是我们就把这些东西拴在绳子上放下去,然后他们再把自认为价值与之相符的物品系在绳子上交还给我们。

不过,这种“钓水果吃”的交易行为,很快就由于存在着食物中毒和传播疾病的危险,被严令禁止了。但是在后甲板的阴影处以及舷窗附近,仍然可以不时看到有人在悄悄的交换东西。

金兰湾的水质非常清澈透亮,可以看到水下有成群的小鱼来回游动。游在水里像缎子一样闪闪发光,应该是竹荚鱼的一种。

入港之后第四天,十二月十八日的早晨,舰队为避免遭到空袭,向位于西贡南方的圣雅克驶去。虽然没有发现有敌机来袭的迹象,但舰队的行踪应该已经被敌人所察觉。圣雅克是地处被当地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湄公河下游的港口,由于抵达当地入港以后,很快就拉响了空袭警报,因此,舰队暂时离开了港口到港外停泊。这时油船“日荣丸”号赶来了,开始为舰队加注、补给重油。

与P-38展开炙烈的防空战

上面通知我们要断然实施突入作战(注:礼号作战)的时间是十二月的二十日。可是身边却一直有传言称“目前在泊中的军舰,可能并不是全部都有机会参加”。不过,我坚信“大淀”号肯定是会被一个选中,参加此次作战的。

入夜,公布了参加此次突入作战的舰艇名单。包括重巡洋舰“足柄”,轻巡洋舰“大淀”,驱逐舰“清霜”、“朝霜”、“霞”、“杉”、“樫”、“榧”合计八艘。目的地是位于民都洛岛的圣何塞港。编队指挥官由木村昌福少将担任。得知入选以后,记得当时我是感动的热血沸腾。

虽然大家都说“本次突入作战生还的机会十分渺茫”。但是作为军人,其实早早晚晚都是必须要死掉的,考虑到这一点,能够在这样的作战中轰轰烈烈的战死沙场,恐怕才算是男子汉本该怀有的志向。

二十一日早晨,由圣雅克港外出击的舰队,再度向金兰湾方向驶去。虽然于航行途中具体采用了什么样的航线我并不太清楚,但感觉上似乎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迂回。

当舰队再次驶入金兰湾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二十三日的将近正午时分。然后为同行的驱逐舰补充了重油,同时开始着手进行最后的战斗准备。二十三日这天恰好是当初我从特鲁克岛首次登上“大淀”号的日子。那个时候也是在进行出击前的战斗准备。

“杉”、“樫”、“榧”均属于旧日本海军为弥补战时损失紧急建造的简易驱逐舰。配备了新型的防空,反潜兵器降低了对速度和续航力的要求。由于该型舰均以树木命名,因此亦被戏称为杂木林驱逐舰。

十二月二十四日,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出击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再见了,金兰湾—。在留下“伊势”、“日向”等舰作为后方支援舰队后,突入舰队诸舰在高亢的出港喇叭声中离开了金兰湾踏上了征途。这支突入舰队所瞄准的目标圣何塞港,位于民都洛岛西岸最南端,正在当地大举登陆的敌军在港内集结了大量的舰船,还有情报称机场也已经在开始建设了。

突入舰队采取了以“清霜”为先导,“大淀”、“足柄”两舰紧随其后,“霞”、“朝霜”两舰分居左右两侧,“杉”、“樫”、“榧”三舰殿后的坚实阵形,一路东进。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避免我方的作战意图为敌方所察觉,因此选择了先向东迂回的航线。

太阳落山后,舰队改变航向,开始朝着民都洛岛方向一路南下。此时依然没有被敌人发现的迹象,入夜后的进击也如同昼间一样顺利。今天是圣诞节。明天天一亮就是十二月二十六日,而突入圣何塞港中的时间就定在了今晚的午夜时分。舰队行进的洋面上此时已逐渐被云层所笼罩,完全见不到一丝的阳光。

将近中午时分,从云层上空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虽然当即下达了“各就各位”的号令,但敌机并没有发动攻击。后来,又再度响起了疑似敌重型轰炸机的发动机轰鸣声,开始盲目的投下炸弹。此时舰队上空已经完全被密云封锁,且风力极大。透过云层的缝隙只见密云上空正有数不清的敌重型轰炸机尾随而来,投下的炸弹也越来越密集了。

下午三时刚过,双发双身的敌机(注:洛克希德P-38)突然冲破浓密的云层从天而降,向我方攻了过来。攻击完毕后,又眼看着一个大角度爬升,消失在了密云的深处。紧接着又有一架P-38降到了超低空,将将擦着海面飞行,绕着舰队周围画了一个大圈,然而也同样来了一个大角度爬升,接下来便消失在了云层之中。由于有云层作掩护,对于敌机灵敏的机动动作,主炮和高射炮都无法开炮与之对抗。二十五毫米机关炮由于距离太远也够不到。

敌机胆子逐渐变得越来越大,开始贴着海面围着舰队不断做超低空飞行。对此,高射炮虽然进行了跟踪瞄准,但是由于附近有本方的驱逐舰,所以无法开火进行反击。敌机从云层中冲出时尾部会形成长长的飞机云。然而,每当敌机即将进入机关炮的射程时就会紧急拉起向上爬升,重新冲入云层之中。只见约有五、六架这种“双身的恶魔”(注:P-38)不停在舰队上空上下飞舞,不断交替轮换实施攻击。至于其间不时落下的重磅炸弹,应该是在高空还有其他重型轰炸机飞来的缘故。

突入舰队在因无数炸弹投下而沸腾的洋上疾驰猛进。虽然舰体不时受到剧烈的冲击,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太大的损失。不久,随着太阳落山,敌机撤退了,舰队上空恢复了宁静。呼啸的狂风平息了下来,海面上的巨浪也逐渐开始有减弱之势。

领航型P-38具有一定的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可以引导编队利用P-38强大的挂载能力与出众的机动性能对地/水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空中的云雾在敌机散去后,略微变薄了一些。因为迄今为止从未听说过舰艇在夜间航行时遭遇敌机攻击的情况,所以,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暂时安全了。

然而,或许是具备夜间战斗能力,双身的恶魔在日落以后又再次对我方实施了猛烈的攻击。由于暗夜能见度极差,我方并不知晓具体有多少敌机来袭,但双身恶魔对各舰的展开的攻势极为猛烈。眼见着从黑暗之中“唰—”地一下亮出身形,狠狠将炸弹抛下后,便一下子消失在了空中。

对此,我方可以应战的仅有二十五毫米口径的机关炮,而且必须要等到敌机接近到至近距离以后,才有机会对其进行瞄准射击。朝着从舰的上空横穿而过的P-38的腹部,二十五毫米机关炮猛烈喷射着火舌。然而,此时P-38正处于投弹后的紧急爬升状态。每当投下的炸弹爆炸,舰体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以至于会让人不禁产生军舰马上就要倾覆的错觉。与此同时冲天的水柱仿佛瀑布一般冲刷着全舰。

面对趁着暗夜从四面八方袭来的双身恶魔,各舰用二十五毫米机关炮予以迎击,一架接一架的将其击落。然而不断交替轮换来袭P-38对于突入舰队各舰的攻势却越发猛烈了。在过去,从来没遭遇到过这样勇猛的敌机的攻击。

—未完待续—

由于读者互动功能已经下架,留言小程序出现故障,本号暂无法留言,如有建议可后台私信本人

好消息由本人与上海译文出版社“让历史感同身受”丛书策划人、著名译者章和言老师、上海飞珥文化合作出品的有声读物《口述历史:太平洋海空战》在喜马拉雅APP-译文集结号栏目上线了,目前限时免费中,请大家敬请收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ly/33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