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学究心理-02-:53:06
去年年末,比利时神童劳伦特·西蒙斯9岁即将完成大学学业,西方众多顶级高校向其抛出橄榄枝一事登上国际新闻头条。天才教育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掀起了国内对西方的天才教育模式的新一轮探索。毕竟,我国“第一神童”出家已是十多年前的往事。
纵观西方阵营,美国视神童为“上帝的礼物”,其天才少年培养之路走得最为坚定且长远。斯坦福天赋少年教育计划(TheEducationProgramforGiftedYouth,简称EPGY)、杜克天才训练营(TalentIdentificationProgram,简称TIP)、西北大学天才儿童发展中心(TheCenterforTalentDevelopment,简称CTD)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才少年中心(CenterforTalentedYouth,简称CTY)是其中的佼佼者。CTY尤以拥有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Google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知名女歌手LadyGaga等校友蜚声中外。
图片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教学和全球领导力网站
那么,这几所顶级高校通过哪些课程,激发天才少年的潜能?他们又为神童设计了怎样的发展道路?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教育学界所主张的“神童”教育理念是怎样的呢?
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美国心理学会创立者,CTY创建者斯坦利·霍尔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基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双重视角,提出了培养神童的基本原则:1)教育是循序渐进的;2)儿童学习自有其变化速度;3)依据儿童的需求提供匹配的教学内容是必须的。这些观念在全美天才教育系统体现得淋漓尽致。
01课外发展天赋
这一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不提倡“神童”通过跳级或提前进入初中、高中或大学等传统的加速形式完成学业,而是鼓励利用暑期、周末以及平时的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加速或充实的形式加深或拓宽知识内容。概括来说,天才教育计划是补充性质的,可以确保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好地满足求知需求。
秉承此理念,高校为各年龄神童开设灵活机动的课外课程,如暑期夏令营、学术周末、家庭学术计划,在不占用平时上课时间的前提下,提高神童的知识水平;与时俱进的网络课程(非面授)不受上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性。
图片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TY网站
需要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