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内利斯空军基地的第6武器中队曝光一枚圆形布章,中心图案为骷髅剪影下的F-35战斗机,下书“黑豹驯兽师”字样。有人认为,这可能表明F-35在美国空军中的非官方绰号为“黑豹”,而不是该型机的官方绰号“闪电Ⅱ”。如果此事为真,也不必奇怪,战机官方绰号被美军官兵“嫌弃”也不是头一回了。
最为著名的当属A-10攻击机了。内利斯基地66武器中队就装备有这种被官兵们称作“疣猪”(Warthog)或“猪”(Hog)的战机,而该型战机的官方绰号“雷电II”则声名不显。至于为何叫“疣猪”,盖因这款飞机皮糙肉厚,且造型十分丑陋,加上一对显眼的獠牙,正好对应A-10那门标志性30mm的GAU-8型7管加特林机炮。看看下图“疣猪”和A-10的“尊容”就会发现,真如中国老话一样,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绰号。
对官方绰号不买账是飞行员们的习惯,如果这种飞机性能恶劣,那就更不可能得到好评价了。比如F-战斗轰炸机官方绰号为“雷公”,而因为该型机机翼较小带来的起飞距离长,被飞行员戏称为“地球留恋者”。而B-52官方绰号“同温层堡垒”,但美军私下里都称之为BUFF,即“Big、ugly、fat、fellow”的缩写,极言这种轰炸机的丑陋、缓慢又肥胖。
在飞行员之中最为声名狼藉的一款是F-,该型机官方绰号是“星”,但在装备这种飞机的西方国家里,大多有类似“寡妇制造者”的恶名,这是因为该型机的天生设计缺陷,经常出事。西德使用F-战斗机时,曾一天损失4架飞机,剩下的卖给台湾后,在台服役35年间失事96架,其可靠性之差可见一斑。
“一机两名”有时候也会有官方认可。比如战机卖给其他国家后,有时候买家会新取个名字,典型的是英国和以色列。英国二战时期虽然也自造军机,但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求助美国表弟,买来的美国军机大多要自己再命名下,而名字也与原有绰号相去甚远。例如F4F“野猫”战斗机被英国人命名为“岩燕”,当时英国海军航空兵战机绰号多是某某燕,比如“管鼻燕”。滑稽的是,美国人嫌弃的公认二战最强螺旋桨战斗机P-51,其绰号“野马”最初是英国人给起的,盖因该型机是共和公司应英国人要求研制的。
以色列人也有英国人的毛病,喜欢把外购战机纳入自己的命名体系,虽然命名没什么想象力。比如F-16战斗机的以色列版F-16I绰号是“雷暴”(Sufa),而F-16美国官方绰号的“战隼”。有趣的是,以色列对F-15的命名却是“隼”(希伯来文Baz,英文为Falcon),而战隼的英文是warfalcon。自然,年以色列空军收到第一架F-35A后,将其命名为“Adir”,希伯来语意为“伟大”——倒是英国人对收到的F-35似乎没有换个新绰号的计划。
给敌对战机命名,也是一项令北约喜闻乐见的活动。众所周知,冷战时期北约自说自话给大量苏联战机以各种绰号,由于苏联如今已经凉了,加上西方在话语权上的强势,如今这些非官方绰号比官方的还著名,今天人们很少知道苏-27被苏联称为“鹤”,而大多认为它叫“侧卫”,虽然这个莫名其妙的绰号只是个F开头的单词(代表战斗机Fighter)而已,甚至当初北约以发现地给苏-27的代号“拉明-K”知道的人也比“鹤”更多。
相形之下,美国人给自己战机的官方命名是怎么酷炫威风怎么来,猛禽、大黄蜂、战隼、鹰……给苏联战机的则大多不知所云。典型的如图-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大家熟知其北约代号为“海盗旗”,蕴含贬低意味,而这种造型优雅的飞机的苏联官方称呼是“白天鹅”,显然更为贴切。
当然,嘴上各人身上,绰号也谁都能起。建国初期,趁我军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国土防空体系,美制战机经常窜扰大陆,其中由F-“巫毒”战斗机改装而来的RF-侦察机就是其中一款。
因为该型机速度非常快且可以超低空飞行,加上比较强大的空中侦察能力,被誉为“西方战略眼睛”。我军高炮部队当时对付这款飞机屡屡失利,因此根据的军中读法“幺洞幺”的谐音,给它取了个“妖中妖”的外号。当然,这款飞机再妖,还是妖不过解放军,仅被承认的,就被我军击落过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