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与女儿管笑笑的文坛趣事女孩的自信力,

管笑笑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女儿,管笑笑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热爱读书、写作,被称“文二代”。

6岁前,管笑笑一直跟随母亲住在山东农村,父亲莫言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修学文学,每年寒暑假时才看见父亲回家的身影。

但是尽管聚少离多,管笑笑与父亲之间并未有生疏感。聚少离多,反而加深了父女之间的感情。

每当放假时,看到回家的父亲都是穿着严肃的军装,虽然话很少,但是每次回家时他总能变魔术似的从行李包掏出很多好吃的,同时带了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和连环画。

从管笑笑会认字开始,就看见父亲的书架,像海洋一样各式各样,父亲总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书房里埋头写作,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都是被父亲带着到处玩,唯独管笑笑经常被“禁锢”在家里看书。

但是,管笑笑还是像模像样地一本本读完,尽管当时很多似懂非懂,耳濡目染之下,也培养了管笑笑对文学的热爱。

管笑笑一直秉承父亲的谆谆教诲:“要好好读书,肯用心的人,无论走到哪都可以发光。”

01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份心理报告指出:69%女孩的自信力,源自小时候和父亲的相处方式。

父亲是每个女孩最初接触的异性形象,是女孩心目中,未知世界的象征和安全感的来源。

和睦的父女关系,有利于女孩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树立独立的三观。

管笑笑1岁时,和母亲离开了故乡,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

为了让管笑笑学有所成,父亲四处托人把管笑笑转到北京最好的中学。怕管笑笑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开学前父亲就已经给管笑笑请了家庭教师,专门一对一辅导管笑笑的数理化。

后来管笑笑发现,那些题目在原来的学校都已经做过了,便和父亲商量不用花钱再请老师。但是父亲却说:反正是暑假,就当有个事情干。管笑笑听话照做,把做过的习题又做了一遍。

重复的练习,打牢了根基,管笑笑迎来了考场的春天,初三上学期,班级排名第一。父亲很欣慰,代替母亲去开家长会。

管笑笑努力学习,没让父母操心。高中时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尖子班。填报志愿时,管笑笑原本喜欢文科,但当时学校重理轻文,为了从众,管笑笑违背了自己的心愿选择了理科,她只想突破自己的弱项,找到平衡。

但是,事与愿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管笑笑学不进去,心里变得异常焦躁,越焦躁越丧失学习热情,以至后来成绩滑落中等。

高考放榜时,成绩比平时模考还差,只够上一本线,填报北京重点大学已无望,只得退而求其次,报了山东大学。这让从小就被期望考取清华、北大的管笑笑变得十分沮丧。

可是父亲并未说什么,只想让女儿回山东老家读书,毕竟亲戚多,比较安心。

02

高中时期的失意,管笑笑铭记在心里,为了自己与父亲的期望,大学期间管笑笑加倍刻苦学习,奋力追赶,课里课外争做优先。

基于心底对文学的热爱,管笑笑还在读大一时,初试牛刀的她,便利用暑假写起小说。

回想自己冲刺高考的日子,管笑笑感觉自己的生活都掉到黑暗的洞窟里,只能听到内心的呐喊声空洞里回荡,管笑笑的情感无处释放。

于是大胆构思了一个女孩从高中三年到大学期间的故事,同时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体验。

虎父无犬女,管笑笑洋洋洒洒写就了19万字的青春校园小说,取名《一条反刍的狗》。

写的时候管笑笑一直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她害怕自己写得青涩而幼稚的东西不入父亲的法眼,毕竟父亲是一个对人对事都有要求的人,特别是在文字上,她实在没有勇气把自己写的第一本小说拿给父亲看。

后来,父亲从母亲那得知了这件事,提出要帮忙把关。管笑笑把初稿递给父亲看,心里七上八下,但是没想到父亲一字一行地看完稿子,居然还淡淡地回了一句:还行。

这云淡风轻的一句话,给足了管笑笑力量,因为父亲从来不在言辞上夸她,“还行”代表着不是很糟糕。

有了这个信心,既然都写出这么多字,不如拿去投稿试试。管笑笑问了父亲哪个出版社更适合,之后便自己投石问路去了。

尽管有一个“文一代”的父亲,但是出书的事,管笑笑并未沾父亲的光,完全靠自己,后来这本书在春风文艺出版社顺利地出版了。

0

大学期间,管笑笑一直和父亲保持书信联系,尽管当时通讯已越来越发达,但是父女之间一直保持着这种原始的传递方式,一方书信,承载着厚重难以言表的感情。

大二时,一次偶然,管笑笑奇思妙想,跑到文具店买了几毛钱一张的宣纸,犹如旧时故人,一本正经地给父亲写了一封毛笔信。

几百字的内容,管笑笑用毛笔写得非常认真,晾干笔迹后,管笑笑把信叠得整整齐齐,厚厚的一沓寄给了莫言。

莫言收到后感动不已,把信贴到了客厅墙上,供自己茶余饭后细读品味。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时,被惊艳到,总会问起这封书信,莫言便装出很平淡的语气:“这是我女儿写给我的。”言语与神情间流露出一个父亲的万分得意。

后来,管笑笑经常收到父亲用毛笔写的回信,一行行漂亮的小楷,刚劲流畅,让管笑笑心生自豪,同学看到,还以为管笑笑的父亲是美术行家。

04

努力的人值得被看见,大四时,管笑笑因为成绩突出,被学校推荐保送至清华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当代文学博士。

管笑笑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父亲的梦,如今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一名教师。

管笑笑还翻译了一本库雷西的小说《加百列的礼物》,拿到出版社寄来第一个书样后,管笑笑第一送给了父亲看,父亲轻缓地翻开书页,一字一句仔细读后,笑容比孩子还灿烂,说:笑笑你长进了。

管笑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沾父亲的光芒,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这其中不乏她个人的努力与骨子里百般的自信,一份源自与父亲和睦相处的自信。

管笑笑工作之余,会帮父亲处理各种活动对接,甚至还亲自帮父亲打理公众平台,有时也会跟随父亲出国转悠,帮父亲看一些回忆文件与英文信件,按照父亲意愿做翻译回复。

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这对父女,活成了一束光,照亮大千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ms/39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