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以前,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东亚霸主,即使中国没有任何称霸的意图,但两千年的历史传统和独一无二的巨型体量,仍然使东亚诸国和远道而来的欧洲人不敢轻易触犯。
鸦片战争虽然让欧洲列强看到清朝的虚弱,但他们暂时还不敢想象如何征服中国,只满足于攫取商业利益和部分特权。直到甲午战争后,清朝彻底露了底,从一只虚张声势的老虎变成一块肥肉,任凭列强宰割。
中国倒下了,东亚的局势变得微妙起来,日本开始被列强尤其是英国人所接受,承认其在东亚占有一席之地。英国人的真实用意是利用日本来遏制中国,以及另一个列强俄国。
趁着清朝衰弱,俄国得到了外东北,一跃成为东亚的主要势力之一,并暴露出继续南下的野心,引起了英国的警惕。这才是英国在年甲午战争和年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的原因。
只是英国人没想到,日本的野心比俄国更大,借助英国的力量实现崛起后,竟然打算入主中原,称霸东亚,最终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挨了两颗原子弹才老实了。
俄国自打立国那一天起,扩张便写进了他们的基因,从东欧的一个小国,到占地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俄国人对土地的执着超出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
俄国对远东地区的梦想是获得温暖出海口,如果不是输掉日俄战争,大连、旅顺乃至整个东北,会不会像外东北那样被俄国侵占,谁也不敢确定。俄国知道日本背后站着英国,但他更有求于英国,不敢为此与英国翻脸。
二战后,被严重削弱的英国退出东亚舞台的角逐,更加强大的美国人取代了英国位置。战败的日本连自己都沦为美国附庸,不可能再参与东亚政治变幻,只能旁观朝鲜半岛上的这场战争。
苏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俄国的衣钵,并没有忘记日俄战争的失败,一直想拿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东西——旅顺港。二战结束前对日本关东军的最后一击,使苏联得愿以偿。
至于朝鲜,苏联原本有机会控制整个半岛,但为了更好地消化胜利果实,苏联选择与美国共享,以换取美国遵守雅尔塔协定,不干涉苏联控制北方四岛等地。
总之,对于苏联来说,雅尔塔格局暂时能够满足其胃口,但十分忌惮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存在,再加上欧洲才是最重要的战略方向,因而在东亚采取守势,保住现有成果。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一切成果付诸东流,日本民族将在美国人的淫威下生活很多年,哪一天能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都不知道,曾经的辉煌让很多右翼分子难以释怀,他们真正反思的是,为什么打不过美国人,而不是对侵略有所悔恨。
本来,东亚的政治格局就这样了。美国以日本为基地,封锁遏制住苏联,中国是一个大而不强的盟友,同时也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苏联一边紧守现有的战果,一边伺机扩大地盘,打破美国的封锁。
中国内战的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连苏联都不看好的中共,居然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便打败蒋介石获取全国政权,把雅尔塔协定撕开一个大口子。
不过,美国并不很担心,新中国的海空军力量可以忽略不计,东亚秩序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后,新中国解放台湾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更无法打破美国对海岸线的封锁。
这时候,朝鲜半岛上也发生了内战,南方失败得极其迅速,眼看美国在东亚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即将被拔掉,美国人终于坐不住了,决定出兵干涉朝鲜战争。
从军事角度看,朝鲜半岛更像是渡河战斗中的桥头堡,能为主力渡河提供立足点,没有这个桥头堡,渡河战斗的困难程度将倍增。简单地说,只要保住半岛南部,美军随时可以向东亚大陆腹部挺进,否则只能像当年在诺曼底一样,发起难度更高的两栖登陆战。
所以,朝鲜战争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南北方内战其实牵涉到各方的利益。而美国出兵朝鲜是想维持住对苏联和中国的进攻态势,绝不仅仅是为了保住所谓的韩国。
苏联在这场博弈中落了下风,先是由苏联援助的人民军,被仁川登陆拦腰一刀,基本上已经溃败,整个半岛都将落入美国之手;后是朝鲜政府向其求援,斯大林却把皮球踢给了中国。
中国起初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但也对朝鲜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解放战争还没结束时,把以朝鲜族为主的几个作战师交给人民军,并在统一战争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不想干涉半岛事务,新中国刚刚建立,哪有管闲事的心思和工夫,事实上,中国人对中国以外的事情一向不太感兴趣,更没有称霸的习惯。
斯大林应该认为中国不会出兵,理由显而易见,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中共那支以步兵为主、处于一次大战水平的军队,难道真敢与美军交手?
即使是换成苏军,斯大林也没有取胜的信心。苏军也是一支靠钢铁打仗的军队,凭借坦克洪流才能在欧洲保持一定的优势,如果战场改在东亚,美国的海空军会把所有对手轰成渣。
另外,即使丢失朝鲜半岛,美国与苏联之间还隔着一个中国作为缓冲,也许对苏联更为有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已经要求苏联撤出驻扎在旅顺的军队,苏联不好意思说不,却又希望能留下。
如果美国海军出现在东海和黄海的对面,中国只能依靠苏联海空军保卫自己的海岸线,撤军一事自然就好谈了。因此,苏联没理由为朝鲜出兵,朝鲜半岛本来就是二战后捡来的战利品,不值得赌上国运。
基于这些理由,斯大林一开始答应中国会派空军参战,临到出兵时却说还要推迟两个月。后人觉得斯大林害怕了,出尔反尔,其实这是给了中国一个拒绝出兵的绝佳理由。
连朝鲜同志都说,没有飞机是打不过美帝的。志愿军得不到苏联空军支援而不出兵,谁也无法因此指责我们。不用两个月,只需要半个月,美军进至鸭绿江南岸,尘埃落定,一切都将无可挽回。
当毛泽东表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我们也要出兵时,斯大林深受感动,是被中国同志的勇气所感到。当然,在感动的背后,肯定还有很大疑虑,中国军队能打赢吗?
志愿军没有飞机、没有坦克、大炮也很少,但是有几十万久经战阵的指战员,他们不怕牺牲,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更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美国飞机统治着天空,我们就钻山钩;美国人坦克大炮多,我们就贴上去打近战;美国人只会正面推进,我们就迂回过去踢他们的屁股。胜利并非高不可攀,美国人、苏联人都是唯武器论者,中国人偏偏不信这个邪。
年11月24日,只有步兵和少量炮兵的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发起决定性的攻势,目标是拥有几百辆坦克、上千架飞机的联合国军,这在其他战场上是不可想象的,战争如果只比人多的话,国民党军队早就应该登陆日本了。
38军穿插三所里,截断西线联合国军第8集团军的退路,第9兵团将联合国军第10军分割包围在长津湖地区。零下40度的低温没有阻止衣衫单薄的志愿军,他们执行命令的坚决,让美军为之动容。
圣诞节前夕,美军仓皇逃回三八线以南,战争再一次出现逆转,整个世界瞠目结舌。而真正被震慑到的,不仅仅是美国人,还有当时苏联人和日本人。近百年来,他们既是死敌,又同时深受英美之苦,看不起中国人也许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
苏联人是唯武器论者,自然不会看好志愿军,日本人却更了解中共军队和美军,因为其与两者都交过手,对美军的强大有切肤之痛。那支曾经只会搞破坏、不敢与日军堂堂正正交战的中共军队,居然在正面决战中打败了美军,连日军都无法战胜的美军。
日本人只服从强者,不认为自己输给了中国人,关押在中国的日本战犯一直抗拒改造,甚至认为美国人很快要打过来了。现在志愿军证明新中国是强者,比日本更强大。从此以后,战犯们开始老老实实接受改造。
接下来,苏联不仅大力支援武器装备给志愿军,还派出空军参战。战后,苏联援助中国个大型工业项目,帮助中国建立工业体系,旅顺的苏军也顺利撤出中国。
全世界开始认可新中国是一个军事强国,没有人能够在陆地上打败中国。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占有朝鲜半岛南端,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军事意义,既然无力打败中国陆军,为何还要把军队部署在中国陆军的攻击范围内呢。
这一切都是志愿军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是松骨峰、铁原、上甘岭、还有“冰雕连”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成果。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的尊严以及大国地位终于开始了回归。
抗美援朝战役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役,一战打出了中国威名,打来了国际地位,打倒了美军的狼子野心,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
很多读者都很想系统全面客观地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了解我们的先辈,汲取他们钢铁般的精神斗志。为此笔者推荐抗美援朝扛鼎史书《决战朝鲜》给大家,理由有3点:
1:被军迷誉为抗美援朝的扛鼎史书。
2:全方位、多角度再现抗美援朝战役原因、过程、结果和双方在战时的决策以及在战争中涌现的那些战神级的英雄!
3:汲取先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决战朝鲜》(评分8.3)内容真实鲜活,值得入手!有意向购买的读者,点击下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