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而论,2月中旬来的行情走势,让小树感觉每篇专栏长文的开头都很难写。但作为一名专业投资人,哪怕明天地球爆炸,今天该做的事情还得继续做。一季度报季已经结束,本篇的内容继续是对小树股票组合重仓三一重工(目前仍平均保持在80%+)一季度报进行解读,并对延续一年内中期发展做出预判!
要彻底地把一件事情搞清楚,应该顺藤摸瓜地把相关逻辑的全貌都展现出来,避免盲人摸象,草率片面地下结论,再就是要从不同角度去验证,这样才能避免先入为主,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出现。
本系列的内容结构包含如下:
1、目前整体宏观经济现状及发展分析;
2、三一目前所处的位置、后续发展动力预判;
3、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业绩数据的正确含义及逻辑)。
因为篇幅的原因,本系列主要分成上、下两篇,本篇主要谈问题(1),即对目前整体宏观经济现状及发展的思考。下篇将分析问题(2)-(3)。
整体而言,当下及未来一年宏观环境仍主要受去年来疫情影响,而核心表现就是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性及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的影响及国内货币政策对A股整体流动性及整体经济以及行业景气程度的影响。
在谈结论和过程之前,小树先对两个事件做个概念厘清:
1、什么是量化宽松?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打开水龙头放水,印钞票”,从国家信用体系出发,哪怕是像伊拉克、阿富汗这样战乱国家或者大部分非洲经济贫困国家,其央行都不可能直接加大马力印钞票。从金融实操上而言,“印钞票”的正确含义是政府先发债,然后把钱再花出去。借的钱是要还的,至于能不能还得上?怎么还?那又是另外一个概念了。而这个发债,又包含两点很重要的内容,一是债怎么发?二是钱借到了怎么用?对于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而言,为保证其融资渠道多样性、畅通性,发债主要是以本区域内内债为主,外债为辅;而对于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而言,区域内本来就没钱,那么发债就是以外债为主,内债为辅。其中有一个特例就是美国,因为美元是国际流通货币,因此,美债是外债为主,内债为辅。这也是为什么美元的走势对国际影响会这么大,一旦美国出现金融危机全球共同买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钱借到了怎么用这个问题上,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体系的差异,区别又很大。首先是金融体系差异,像美国经济体系,从股市直接融资比例较大,利率水平适中,从政党政治角度考虑,其发债更多转化为金融救助,像年金融危机,就是国家以优先股的形式直接入股各银行巨头,提供流动性,待行情稳定后,再逐步退出。而此次新冠危机,则是以直接补助的形式,直接发钱。像欧洲区体系,从银行间接融资比例较大,利率水平已到了负利率水平,欧元区整体负债率非常高,而欧洲区也是实行的政党政治,因此,欧元区发债,一是用新债还老债,二就是直接补助企业、老百姓;而像中国情况又不一样,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国际性结算货币,因此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资产规模及流动性方面还比不过美元、欧元,利率水平较高,举债借到的钱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对企业、老百姓的补助更多是减税的方式,而非直接发钱的方式。
2、通货膨胀的危险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对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以及不同经济实力的经济体的影响答案又不一样。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量化宽松就好比一颗伟哥,当水龙头打开时,通货膨胀带动了大宗商品及各种资产的涨价,股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会跟着涨价,一时HI,一时爽,短时间内通货膨胀可以有效带动经济需求供给效率,给经济运行带来更多活力。但时间一长,资本市场都知道这水龙头不可能无休止地放水,因此,对于资本市场最大影响阶段就是市场都认为量化宽松即将结束,水龙头要关上的时候。这时就会因为交易情绪的变化带来资本市场的资金出逃,资产价值的大幅下降。情绪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就好比人得了大病一样,往往这场病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得当其实不是多大的事,但患者要是讳疾忌医,情绪得不到控制时,往往就把自己吓死了。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通货膨胀的影响相比资本市场会相对滞后一些,初期产品上涨,可以改善企业盈利,促进就业。但如果大宗商品持续涨价,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在消费端,老百姓又没有实实在在的扩大就业,提高收入,经济复苏如果没有持续的跟进,那么因为各种商品的涨价使得消费需求反而下降了。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下降,又会导致企业端的盈利下降,又使得就业率、收入下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就好比在不停地放水,当没有一个足够的池子装着这些水时,水就会溢出来,这样就把经济运行推向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上游产能利用下降,经济下滑的另一个极端。
货币政策的风险就在于货币量化宽松并不一定能完完全全地促进经济的复苏,货币宽松并不是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在去年到今年来的国际经济形势上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很彻底了。
对于不同经济体而言,经济总量越大、经济结构越完整的国家对于通货膨胀承受力则越强,并且在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经济自发修复的现像。而对于经济总量比较小、经济结构不完整的国家,首先就会倒逼加息的预期,为防止经济进入另一个极端,就必须将大宗商品、其他各项资产价格、信贷水平降下来。而对于一些外债比较高,特别是实行自由汇率制的国家,更严重的后果就是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国内各项资源价格急剧下降,从某种程度讲,就会演变成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洗劫,在年前后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这种情况。而债务危机不光是影响小国家的经济独立性,更会影响其政治独立性,想想旧中国在年清帝退位,实现共和到年新中国成立,中间这将近四十年的半封建、半殖民的黑暗时刻就知道了!
对此,小树对整体宏观经历主要判断有两点:
1、外部而言:更多的影响是在因为国际货币宽松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输入性通货膨胀,这直接拉高了国内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但目前这一块对于工程机械行业,尤其是三一重工影响并不大(将在下篇中详述)。次之的影响是对未来流动性减弱、加息的预期。去年疫情爆发,催生了国际上第一轮量化宽松,但去年的货币大灌水,并没有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进一步造成了通货膨胀,而因为疫情政治化加之各国公共管理能力的天差地别,使得到了今年,疫情往第三波高峰期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像俄罗斯、土耳其这样经济能力较弱的国家已经扛不住开始加息了,而对于经济能力较强的美国、没有更好选择的欧洲而言,将要开启第二轮量化宽松,短时间看,这会持续推高通货膨胀,对于加息的预期会延后,股市又能得到短暂的利好和平静期,但问题和矛盾仍在,并没有解决,只是往后拖了,而这个雷以后的风险性就更大了!
2、内部而言:疫情在国内有效地控制及国内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使得某种程度坏事变成了好事,一是国内经济快速恢复,上游制造,下游消费齐头并进,再就是外贸出乎意料的逆袭。年贸易战来,美国越加关税,越实体管制,可美国的贸易逆差却越来越大,中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因为货币宽松使得美元在进一步走低,但可以发现,目前尤其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幅度要快于美元贬值的幅度,这说明因为经济快速修复并展现出活力,进入国内的外资越来越多,使得人民币汇率展现出明显的主动升值的趋势,而非因为美元贬值而造成的被动升值的情况。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于积极参与国际并购,并在海外直接生产销售,而非简单由国内出口成品至海外的行业龙头企业,是很大的利好消息。
但国内目前也挑战多多,首先面临的是因为输入性通货膨胀造成的原材料涨价,再就是阶段性的流动性不足。因为中国政府在去年已经定调中国不搞大灌水,因此A股投资者不用期望A股出现美股式的走势。而因为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原因,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地方债的再融资对某一个时间段资本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影响非常大,因此这就需要央行在市场流动性偏弱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因此,总结以上对于宏观经济现状及发展走向的分析,对于工程机械尤其是三一重工的外观面主要影响会是:
1、对于行业周期性、景气度无实质性影响,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像三一的海外收入仅占20%左右,行业运转更多在遵循自身运转规律运行。
2、工程机械行业属于中、高附加值行业,三一产品毛利润率普遍在30%+,净利润率在15%+,而从毛利润率、净利润率的稳定情况,以及收入增长比例、原材料开支成长比率、净利润增长比例三项值横向比较的话,可看出原材料涨价对三一的营运工作的影响非常小,但因为国际上很可能出现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本轮原材料涨价的时间段比预期的会拉得更长,因此持续发展的话,原材料涨价的因素对于行业内其他现金流、存货、应收款周转等指标做的不是很好的企业,压力将越来越大。
3、综合外部、内部的宏观经济走向看,工程机械行业及三一的基本面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年内季节性的波动并不代表行业周期性的反转(详述见下篇),但因为活动流动性在未来预期的趋紧,整个行业及三一重工的估值水平很大可能会受到抑制。
4、对于外部国际上的不确定因素,小树觉得投资者们不要过多的担忧,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这事儿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只能随他去,拿着卖小菜的钱,操着中南海的心没必要。再就是自己也是个病人,老还惦记让别人去吃药也是多此一举!
对于投资者而言,能直白理解的,可能存在的最大风险就是业绩一天比一天强,但股价就是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