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5日,在招商银行崛起的道路上必然会被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若干年后,当招行的股价站上60,80甚至元时,投资者回头看会发现这一天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浪花。但是,在6月25日当天持有招行的投资者确实是经历了惊魂4小时。
事情的起因是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当天,早上有网友在我的帖子下留言说,今天招行要跌停了。我问他为什么,他给我了我一个网站的截图内容大概是说:“华盛顿邮报: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涉嫌在对朝鲜违反制裁的调查中拒绝遵守传票。根据美国司法部长或财政部长的要求,该事件可能触发将中国最大的银行从美国金融体系中切断。”据此,该网友认为这件事可能触发招行被踢出SWIFT系统,并引发招行的全部海外业务崩盘。我听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把一家世界排名前20的银行踢出SWIFT系统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开展全面金融战。如果,一旦全面金融战发生,中美就只有拼死一搏了。目前,全世界没有人可以为这个后果负责。
根据我对媒体操守的认知,此文绝对是夸大其词,只有找到原文才能知道文章到底说了什么。我一面在群里拜托群友帮忙找相关的资讯,一面看着开盘的情况。我很清楚这个消息不论是否属实,今天的盘面都不会轻松。果然,盘面在消息影响下跳空低开1%以上,并且一路放量暴跌的架势。与此同时,群友帮我找到了华盛顿邮报文章的原文,我点开匆匆浏览了一遍,原文写的非常艰涩难懂,充斥着外交辞令和专业词汇。但是,我马马虎虎看明白了大概意思。显然投资者看到的中文版简稿有意摘取了其中最具冲击力的语言片段,而忽略了大量陈述性内容,严重夸大了问题。为了便于投资者理解,我特别找了一篇后来某券商给出的中文译文,虽然翻译的一般还有错别字,单大家可以将就对付着看。
1,案件的起因
这一案件是美国执法机构怀疑三家大型的中资银行涉嫌有意帮助朝鲜的核扩散网络提供资金。于是,美国法院要求3家中资银行提供指定客户的账户资金材料。但是,涉案的3家银行强调了,被调查公司并未在美国开户,这属于跨境调查取证的司法协助范畴,依据中美两国签署的《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司法协助须依据该协定规定的方式进行。简而言之就是3家中资银行拒绝了美方的长臂管辖权,要求美方和中方司法机构协商取证。因为,直接将银行的客户信息泄露给除本国执法机构以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属于严重的违法犯罪。其中,第三家银行曾经向中国的主管机构申报了直接提供信息给美方的要求。但是,中国司法部在一封给”银行三”的信中告知“银行三”,如果其向美国司法部直接提供相关客户信息,银行监管部门将会开出行政处罚和罚金,并依据具体情况使其承担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银行一”和“银行二”也被告知同样信息。所以,三家银行实际上是面临着国内法和美国长臂管辖权的冲突。
图1
2,案件的影响
该案件的初审在3月初,在之后法院对3家银行发出了信息上交的传票。但是基于上述的原因,3家银行不能直接提交相关的证据。法官对此视为蔑视法庭并对每家银行开出了每天5万美金的罚金。但是,显然这种惩罚并不足以对3家庞然大物构成任何影响,所以在随后的辩论中涉及到是否援引经济刑法中的最高处罚(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这一处罚通常被称为“死刑判决”,这通常可以杀死一家银行的业务。但是,美方也充分意识到一旦判决生效对全球银行体系带来的短期和长期风险。
图2
其实保持银行客户信息的隐私是全球银行业的国际惯例,曾几何时,瑞士银行业甚至保持着不对各国司法部门提供客户信息的惯例。但是,最终瑞士迫于美国的压力在年议会通过了向美国税务部门开放银行客户信息的议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法案仅限于美国公民在瑞士开立的账户。所以,在本案中,正常的途径依然是通过官方渠道要求中国司法机构协助提取相关的账户信息。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该案最后的走向很可能需要中美双方的司法机构共同介入解决。最终启用美方爱国者法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上述的案件还原看,华盛顿邮报文章的论述基本上还是遵从事实的,只是夸大了可能的最坏结果。但是,真正推波助澜的是国内转发的媒体,在转发的过程中忽略了案情的过程和演进的现状,直接将最严重的后果不加条件的展现在民众面前。而且,国内的新闻标题故意将招商银行排在第一位,似乎招行受到的影响更严重。但是看过原文的人都知道,全文被显著点名的是浦发银行。
图3
观察今天的盘面却发现,3家涉案银行中只有招行发生了超常规的大跌。盘中一度跌幅超过8%,成交量创了近4年的新高,成交金额87.48亿。而相关的另外两家受怀疑的涉案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最大跌幅只有招行的1半,成交量也未见明显放大。结合,招商银行最近2周负面新闻连篇累牍,有的没的都往招行的身上扣屎盆子。令人不得不怀疑,有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用外部信息不对称对招行进行震仓。
整个上午,招行都呈现放量暴跌,午后港股招行一度跌幅达到两位数。但是,如此大的成交量,说明还是有大量的资金在吸纳招行的筹码,至于是谁没人知道。作为招行的长期投资者,我知道此次事件基本不可能对招行的业务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所以非理性的杀跌是进场捡筹码的好机会。于是我分三批买入了招行,招行现价虽然说不上太便宜,但是离合理估值还是有一定盈利空间的。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下午1点45分左右,招行率先发布了声明:
招商银行表示,招商银行注意到美国《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内容涉及美国法院向中资商业银行调取客户信息。这属于跨境调查取证的司法协助范畴,依据中美两国签署的《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司法协助须依据该协定规定的方式进行。招商银行一贯严格遵守中国法律、联合国相关决议以及其他适用的制裁法律,没有受到因涉嫌违反任何制裁法律的相关调查。
此声明一出,招行股价应声而起,直线拉升接近3%。其后,虽然还有所反复但是收盘价最终收于36.13元,下跌4.82%。其实,招行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远超大盘,特别是最近2周更是创了历史新高。本身招行是存在调整巩固需求的。这次放量大跌行情,显然是有利益群体经过精心设计,前期通过招行的负面新闻连篇累牍地报道,最后借华盛顿邮报之笔给予决定性一击。在今天的盘面上,沪股通资金是一个相当大的净卖出方。全天净卖出9.6亿,
图4
更戏剧性的反转还在后面,收市后剧情有神反转。全球3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招行的评级从BBB提升为BBB+。请各位看官注意,本案的1审发生在今年3月,法官的罚款在4月份,7月份马上就要二审了。如果真的有一定概率把招行踢出SWIFT组织,惠誉会在这时候上调评级么?结合招行在前2周刚刚发行了50亿美元的债券,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债券的利率是国内金融机构除了4大行以外最低的,难道国外投资者是傻蛋么?拿真金白银的50亿美元低息去捧场?如果,将此事和近期国际上刚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大事做个对比,让人不得不想起去年G20峰会前的故事。美国拿这事做政治讹诈的筹码,对银行经营没屁大点影响,偏偏国内有些二愣子跟着为虎作伥。招行涨的时候一堆人追着问能买吗?今天一个莫须有的利空出来,一堆人恨不得在招行身上踩上几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烂泥扶不上墙。
更多信息,请加小号
---------------------------------------
以史为鉴:美国金融制裁案例梳理
一、美国对中资银行实施的金融制裁
1.制裁昆仑银行——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
1.1中石油的金融之门
昆仑银行是中石油的金融之门。昆仑银行的前身是年成立的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截至年12月末,资产规模达32.5亿,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在克拉玛依市各家银行中居第四位。年4月,中石油集团投资28.1亿,以现金方式独家认购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新发行的股份。后来,经过两次增资扩股,中石油占股82%。年,克拉玛依商业银行延续了中石油的“昆仑”品牌,更名为昆仑银行。
中石油控股昆仑银行期间,正是蒋洁敏主政中石油阶段。中石油入股的第一年末,昆仑银行对公存款较上年增加5.53倍,公司贷款增加13.7倍,总资产一下翻了5倍多。中石油入主之后,昆仑银行几乎无需为存款发愁,年末,该行存款已轻松突破千亿元。截至年末,昆仑银行总资产1,.15亿元,同比增长41.84%。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3.37亿元,同比增长61.17%。新增分支机构10家,昆仑银行分支机构总数达到40个。
大型央企、石油石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石油员工和矿区家属,是昆仑银行的主要客户群。年年度,昆仑银行就向中石油提供了一笔亿元的贷款,尽管这一笔贷款违反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规定,但昆仑银行没有遭遇任何的监管处罚。对于不差钱的中石油,从昆仑银行获取贷款尚在其次,借助它的通道发放委托贷款才更为重要。公开财报显示,年中石油通过昆仑银行发放的委托贷款达亿元。
中石油在金融领域的布局。1、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中石油最早设立的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全国最大的财务公司之一。截止到8年末,这家公司资产总额.09亿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30亿元,税前利润26.33亿元。根据其网站资料介绍,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做好集团公司金融战略板块业务发展的研究。2、中石油与意大利忠利保险(放心保)合资开办中意人寿保险公司。3、对于最传统的金融领域银行业来说,中石油并不是没有动作。早在年之前,中石油就有意出资20亿元认购珠海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后86%的股权,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当时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中石油的方案被监管部门否决。而在成功控股昆仑银行后,中石油终于实现了多年的金融版图规划。有了昆仑银行,中石油全力控制一家银行可以说为自己融资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按照中石油的规划,昆仑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在海外,显然是中石油海外扩张战略的铺垫,金融和能源手段双管齐下,对于中石油海外并购和贸易结算等提供扶持。
1.2美国制裁昆仑银行始末
刚刚起步的昆仑银行在迅速扩张业务两年后,于年7月3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石油行业进行新的制裁,依据年通过的《全面制裁伊朗、问责和撤资法案》,同对中国昆仑银行和伊拉克艾拉法银行两家进行制裁,称其向一些特定的伊朗银行提供了金融服务。《证券市场周刊》获得的美国财政部制裁文件称,制裁针对与受制裁的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中国昆仑银行和伊拉克艾拉法银行,这两家银行被控与伊朗银行进行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并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而伊朗银行是美国的制裁对象,美国认为伊朗金融机构与伊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支持恐怖分子有关。
美国财政部将通过切断这两家银行与美国金融系统的直接联系进行制裁,制裁结果包括金融机构不得在美国为昆仑银行和伊拉克艾拉法穆斯林银行开设代理银行或者可直接被第三方用以自行交易的代理银行账户,任何持有相关账户的金融机构必须在10天之内将其关闭。
昆仑银行至少为6家伊朗银行提供了金融服务,而美国方面认为这6家银行与伊朗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和支持国际恐怖主义有关。昆仑银行提供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金融服务给这些指定的银行,包括持有账户,进行转账,并支付他们的信用证。(年初,昆仑银行还向美国制裁的伊朗银行转账数百笔,款项总计约为亿美元。除了这些转账,在年初,昆仑银行还至少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联属公司至少支付过一次被美国制裁的伊朗银行开具的信用证。)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份措词强硬的声明中表示,无论这家金融机构在哪,只要是让伊朗政府进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金融机构我们都会将其制裁。而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特别强调,切断昆仑银行和艾拉法穆斯林银行与美国金融系统的联系,并阻止它们涉足美国金融体系。此后,美国关闭了昆仑银行的美元结算通道,导致其只能用欧元和人民币结汇。昆仑银行也被迫停掉了除伊朗外的国际业务。
美国制裁昆仑银行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几乎找不到接受昆仑银行转汇的银行,因为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也可能被列入制裁名单。于是,昆仑银行也由此成为国内企业进出伊朗的唯一资金通道。
针对此次遭遇美国政府制裁昆仑银行已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告称,昆仑银行各项金融业务坚持正常、公开和透明的商业原则,完全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我国的法律法规。昆仑银行国内外各项业务均正常办理。
美国政府制裁昆仑银行的行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