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谁能救美国谈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

美国:无力改变财富分布

美国选举,无论拜登、懂王上台,都一样,他们无力改变美国的财富分布。

从美国立国开始,美国政治高举的旗帜不是民主,是自由,英国在全世界的白人殖民地都建立了以财产权为核心的“自由”体制。我多次说过,美国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可耕地面积高于中国,我看到的数据高于中国25%,到了人均耕地面积,我们根本就不够看了。年,美国才万人,美国远远没有到土地资源的边界,所以“自由”绝对可以维持的住,说社会主义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剥削印第安人、黑人为代价的。

美国现在1%的人口从事农业,年的前三十年,美国轰轰隆隆地完成了工业化。跟中国40年奇迹比逊色很多,美国只有3.5%的年增长率,而中国的40年有10%的增长率。但双方基础不同,中国自从年以来的主题是“战乱、贫困和战乱”的循环,对社会财富的消耗太厉害了,起点太低,纵使中国的发展已经是奇迹,跟美国的自然禀赋相比差老远不说,美国本土没有战争啊,和平红利足以让一个国家凭借资本的复利效应累积天量财富,看看瑞士的富裕程度就知道了。

中国:要不想乱,就得让人吃饭

从年开始,中国跟美国的社会主题就不一样,中国永远是“吃饭,吃饭,吃饭”,乾隆死于年,乾隆晚期的白莲教就是人口膨胀恶果的显现。中国维持稳定发展的路径很明显,要么战乱消灭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么工业化提高土地资源上限。这其实也是中国年以来中国的主题,要不想乱,就得让人吃饭,并不复杂。在中国的这种背景下,新的革命政权必须均田地来重建财政收入,并通过农业积累工业化的资本,这是必由之路。蒋光头希望建立一个有产者的政府,将中国的人口压力释放在底层,可惜中国自古就有造反的传统,最终结果就是产权激烈调整的革命。

中国之所以不会对自由主义那一套感兴趣,说到底是中国资源不够多,太多人吃不饱饭,中国人不是印度人,能够成为温顺的生产工具,将自己的苦难寄于来生,因此,中国不会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不承担养活美国底层任务

任何主义,不管其表达形式如何,或者宣称以主义组成的政府,一定会受到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约束。美国占有的土地资源,人口的增长根本不会带来压力,加上工业化提高了资源的上限,美国没有中国的生存压力,以财产权为核心的“自由”才可以维持。今天美国的矛盾不是表面上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社会财富的存量分布以及增量分配的矛盾。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停止增长,但跟99%的人没有关系,新冠疫情只是将问题表面化了。是的,美国过去以美元收购资源,维持了底层人民高标准的生活,不能说美国没有为底层做什么,他们只是利用美元让别人出资源去养活他们的底层。

美国希望中国继续这么做,中国无意这么做,这就产生了基本矛盾,中国不愿意承担养活美国底层的任务,而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能力这么做。于是,美国军事围堵、颜色革命、 争和舆论攻击,但中国没有替美国分忧,没有像年那样使出“舍身技”。美国历史上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局面,除非美国做成以下几件事情:

1)通过颜色革命或低烈度战争,中国倒掉;

2)美国进行税收改革,对上层征税;

3)美国军事开支压缩到相当于中国的规模:亿美元,每年省出亿美元;

4)美国选出罗斯福这样的长期领导人,以基建、科技和制造业投资恢复元气;

5)打压金融资本的收益,并对投机进行处罚,让金融服务实业。

也就是从存量、增量两个方向帮助美国恢复元气,缓和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再图经济增长。

资源约束下的决策

中国虽没有工业时代的教训,农业时代的教训可就多了去了。比如明末,贫富差距扩大,地主文官利用免税额度偷逃税款,同时影响政治,干扰国家人口清查、土地丈量,国家财政日益困难,税收负担下移,直到天灾突破底层人民的生存最低限度,王朝覆灭。明末不进行张居正式的财政重整,谁来当皇帝都一样,张居正死,明朝灭亡也就不远了。如今美国就是这么个状况,谁来当总统,无论何种主义,最后都得落实到经济问题。

我们一般讨论到政治上的各种主义,其实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前提,资源无限。现实中有没有资源无限的社会?中国在近代没有这样的好机遇,倒是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有这么个好机遇。如今的美国,3亿人口的大国,其实还是有充足的资源,只不过,财富持有者根本不在意人命,国家拿出巨额赤字去救资本,但就是敢不救人命,资源围绕着1%的人转,连国家的公共资源都如此,不管什么主义,其本质不就是不具有公平正义的体制吗?

人民群众过不好的体制,无论是苏联的社会主义,还是美国的资本主义,都不能以口号代替吃饭,表面冠冕堂皇的主义都没有资源的生产、分配那么重要。任何一个国家要确立政治秩序的努力,都是资源约束下的决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复咀嚼,不是一句大空话。

顺手,点一下右下角“在看”

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xw/18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