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神剧,上线28天,全球万家庭观看,在多个国家收视率排名第一,怒刷网飞记录?这是一部什么神剧?
《布里奇顿》是摄政期的《绯闻女孩》+《傲慢与偏见》?有华服美景、俊男美女,还有夸张离奇,匪夷所思的故事线......
上线一个月,各家媒体啧啧称奇。
不少媒体说:
《布里奇顿》颠覆了传统,向我们展示了古装言情剧,在范围和观众人数上并不受限。
有色人种和女性的赋权让《布里奇顿》平易近人、与时俱进,与世界各地的观众产生共鸣。
还有媒体督促BBC赶快努力的
BBC要加速发展在线流媒体平台。美国巨头网飞现在已经不是威胁了,而是事关存亡的时刻。
于是乎,如下图新闻所示,英国几大媒体巨头,BBC,ITV,四频道,五频道,都在筹划,准备团结起来,联合力量,发展统一的流媒体平台,共同抗衡美国巨头网飞。
当然,有影评人吐槽:
网飞就是按照大数据来,完全迎合观众爽点,像烹饪一样,加各种猛料(真的比较猛),再加点儿“女性力量“和“种族多样性”的时髦观点当佐料,配上锦衣华服,靓男美女。
布里奇顿这剧,实际上内容烂俗,就是博眼球,博出位的肥皂剧。
完全不避讳亲密行为,甚至已经过线了!
的确,按照摄政时期伦敦严格的社会规则,《布里奇顿》就是个奇葩的肥皂剧,结合了各种荒谬出格的行为。
不过网飞拍的这部爆款,不是靠大数据现编的故事。
的确由小说改编,原著来自美国琼瑶阿姨,朱莉娅·奎因的畅销小说。朱莉娅·奎因的八本“布里奇顿”系列小说,标题你品一品。
第一本:公爵和我(可能叫《霸道公爵爱上我》更合适,基本总结了全书内容)
第二本:爱我的子爵(布里奇顿家族大哥的故事)
第三本:绅士的求婚
这甜腻的风格,延续了八本。
如果说奥斯丁的小说都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通常是痛苦的)现实生活。
那么,布里奇顿则充满了负罪感的享乐“guiltypleasure”,和那些波光闪闪的隐秘漩涡。
好像时刻提醒你要辩证的看这一切。
浮华光鲜,好像上一秒还一切尽在掌握中。
下一秒,隐藏的欲望就把每个人都拽进了无法控制的漩涡,不知所措,甚至不知所踪。
剑桥君觉得,这剧真的一秒上头。
仿佛看到纽约上东区的那群gossipgirl们还魂了,穿越到了摄政时期的伦敦。
像《绯闻女孩》一样,本剧也有神龙见声不见影的八卦天后。
一开篇就她以旁白的形式,发布上流社会的丑闻和小道消息。
八卦天后又称LadyWhistledown,“向下的吹哨人”。优雅声音来自《音乐之声》女主,朱莉-安德鲁斯。
有腔调的声音一秒入魂,日不落帝国时代的浮华,也随着大幕缓缓展开。
我们栖居于时间之中,就如鱼在水中。我们的存在,就是在时间中存在。它庄严的乐曲滋养了我们,向我们打开整个世界,也困扰我们,让我们惶恐,又让我们平静。
反正这流光幻彩的剧,我是一晚上就刷完了。
第一集就有《傲慢与偏见》+《绯闻女孩》那味儿了。
到了第五集,赫然发现原来是《五十度灰》啊。
到了第六集,这不是《蝴蝶梦》么?
第八集,这场景,我怕是进入《爱丽丝漫游》和《傲慢与偏见》?
大概,这就是年的RegencyRomance吧…
还魂的gossipgirl还是gossipgirl
玛丽苏,原来全世界人民都喜欢。
剧情就有那么点儿熟悉。
摄政时期,伦敦上流社会的姑娘,通过谋略,在竞争激烈的婚姻市场上,最终觅得良人归。
傲娇女主遇到傲娇男主,不免唇枪舌战,历经误会曲折,最终收获真挚爱情。
开场是名媛舞会。伦敦待字闺中的小姐们,都要由女王过目,然后正式步入伦敦的社交名利场,寻求佳缘。
女王是个出彩的人物,尽管她也深陷在不幸的婚姻里。
她经常露出傲娇嫌弃的小表情,却显得有那么点儿可爱。
本剧中,还不时出现活灵活现的....上流社会场面话现场教学。
还有毒舌女王的暴击灵魂问题。
摄政时代,日不落帝国在走上坡路。当时的男性,在婚姻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十八世纪英国奇葩的财产继承法规定,女儿是无法继承不动产的。长子继承制和限定继承权都相当奇葩。
长子继承是第一原则,如果没有儿子,那就由家族的其他男性继承。
比如,《唐顿庄园》的三位小姐和《傲慢与偏见》的五个女儿,都遇到了同样的困局,奶奶妈妈们都急火攻心,费心安排女儿们的婚事。
那个时代,婚姻不是头等大事。婚姻,是唯一的大事。
话题很现实。
姑娘们身着价值不菲的礼服,身边跟着如饥似渴的母亲,以及谨慎为女儿挑选能带来最大利益配偶的父亲。
家长里短中的来龙去脉,没有缠绵悱恻生死相许,都是些舞会社交八卦喝茶的日常,却藏着勾心斗角和费尽心机。
中上层阶级女性要找到理想的丈夫并不容易。
两性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女性从制度上被剥夺了独立的经济基础。
由于英国女性婚后没有财产权,即便顶层贵族出身的女性,也摆脱不了受制于丈夫的命运。
倒不是说当时英国已婚男性均是冷落妻室的薄情郎,但婚后生活不如己意的女性面临一种绝望的困境:她们的婚姻没有退出机制。
这个婚姻市场以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
贵族家庭没有继承权的儿子希望找富商的女儿,以便改善经济状况。
富商的儿子希望找贵族的女儿,从而提高社会地位。
婚姻市场上男女供需关系失衡,女性终身未婚的现象普遍。
社交季的开场,有忐忑的入场。比如羽毛屯家族其实是外来者,姑娘们跌跌撞撞,诚惶诚恐地觐见女王。
女王也是一脸生无可恋的嫌弃。
当然,也有自信踱步的老钱家族的女儿,受到女王钦点的完美无瑕,从此平步青云。
作为一个现代观众,我分明在这剧里,看到了19世纪伦敦婚姻市场的内卷,和伦敦“婚姻市场”打工人的艰辛。
这种婚姻本质上就是生意。
双方家长都要看婚姻的投资回报率。
双方有意向后,开始商谈具体事宜,最终达成协议,明文规定女方嫁妆、男方给女方多少零用钱和财产分配问题。
顶层贵族女性也摆脱不了受制于丈夫的命运,她们的婚姻没有退出机制。
本剧涉及丑闻,激情,阶级,原生家庭,女性独立等各种现代人可以瞬间共情的话题。
台词很机智,对话很快速,服装很精致,配色很治愈,女主很清纯,倍速刷一刷,还是挺爽的。
两个家庭:“新贵“羽毛屯家族,以及“老钱”布里奇顿家族,粉墨登场。
布里奇顿家族有八个孩子,四男四女。
儿子玉树临风,女儿倾国倾城。他们名字按ABCDEFGH排序——Anthony、Benedict、Colin、Daphne、Eloise、Francesca、Gregory、Hyacinth。
所以听说本剧要续八季。
每个孩子的故事,都有与众不同的精彩。
大女儿达芙妮沉鱼落雁。她渴望真爱,拥有大家庭,信任的爱人,琴瑟和谐,子孙满堂。
她勤勤恳恳去相亲,为布里奇顿家族抗下了大女儿应该抗下的责任。
男主角是哈斯丁家族的西蒙公爵。
他是一个集魅力与叛逆精神于一身的人。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父亲的冷漠和完美主义的过高要求,导致他童年创伤。
他奉行单身主义,恐惧婚姻。
尽管达芙妮在名媛舞会上拔得头筹,获得女王钦点的“无懈可击”的完美,坐上了这季伦敦社交名媛的头把交椅。
但实际上她在婚姻市场上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怪象。
第二天达芙妮家门口罗雀,除了总是骚扰她的那个人来求婚,并没有其他的伦敦公子哥儿登门拜访。
一家人陷入苦恼。
达芙妮在第二场舞会上,受到毒舌女王的嘲讽和奚落。
在这种情况下,达芙妮和公爵两人,也微识于这场尴尬的舞会。
达芙妮为了躲避骚扰者,一不小心撞到公爵身上。
结果她被公爵误会,以为她在借机搭讪。西蒙公爵结结实实地冷嘲热讽了达芙妮一把。
当然达芙妮也没有放过他,同样回讽了西蒙。这是一个充满了傲慢和偏见的开始。
也许是冤家路窄,达芙妮在机缘巧合下,过几天又偶遇到西蒙。
西蒙想摆脱长辈的催婚,而此时陷入无人追求的困局里的达芙妮,也可以借助西蒙公爵的追求,来吸引上流社会公子们的注意。
于是在西蒙公爵的大胆提议下,二人达成协议,假装互相吸引。
这样单身公爵,不会被妈妈和女儿们骚扰。
女主达芙妮也可以提高身价,待价而沽,找到如意郎君。
果然第三集,就出现了搅局者:女王的外甥王子。
可此时,达芙妮和公爵在拌嘴中,慢慢对彼此有了好感,开始假戏真做。
她对王子的搭讪,丝毫不感兴趣,却和公爵躲到画廊里对话,二人情愫暗生。
但是,固执傲娇的公爵还是坚持独身主义。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女主。
所以狠下心来,冷漠地和女主划清了界限。
恐惧婚姻的公爵坚持自己的不婚原则,告诉达芙妮他是在逢场作戏。
公爵冷淡的态度,让达芙妮伤心了。
与此同时,女王一心想要撮合达芙妮和她的王子外甥。
一场好戏上演。
又是一场舞会,达芙妮款款大方入场。
众人瞩目下,手摇羽毛扇,缓缓踱步而来,顺着楼梯款款而下,每一步都走得摇曳生姿,目光中带着沉鱼落雁的风情。
果不其然,达芙妮成功引起了王子的强烈兴趣。
王子向达芙妮赠送了昂贵的定情信物,代表马上要求婚了。
完成了结婚任务的达芙妮,此时却有些无所适从,她不知所措,感到窒息,于是跑到花园喘气。
西蒙公爵看到达芙妮跑出去,担心她,于是也追了出来。
两人吵架,然后接吻,这时被达芙妮的大哥撞到。哥哥愤怒,要公爵娶她妹妹,公爵不从。
狗血的一幕上演了。
哥哥要和公爵在小树林里开枪决斗,维护妹妹的名誉。
妹妹达芙妮听说后,快马加鞭,赶去阻止。
预知后事如何,我们明天接着说。
这是第一到四集的主要内容....明天讲五到八集。
我是剑桥君,英剧十级学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