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百架A10攻击机换翼重生,冷战空中

近日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宣布,增强型机翼装配项目架A-10中的最后一架,已于年7月25日在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完成功能检查飞行,这标志着这种被称为“疣猪”的古老攻击机服役寿命被大幅延长,将能持续飞行到本世纪30年代末。

A-10“雷电”作为一种平直翼低速近距支援攻击机一直是美国空军的眼中钉,史上曾多次试图让该机提前退役,使用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取而代之。其中最近一次发生在去年7月,美国空军对A-10和F-35A进行了近距空地支援作战对比试飞,尽管此次测试的条件设置统统偏向F-35,但据说还是被A-10实力打脸。

皮糙肉厚,低空机动小霸王,30毫米巨炮这些特点都决定了A-10的无可替代性,使该机数次死里逃生,顽固服役到今天。但即便能继续服役,最年轻一批A-10也是年出厂的,今年已经35岁高龄,机身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年10月美国空军曾因机翼裂纹问题停飞了架A-10。

导致机翼裂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超期服役。当费尔柴尔德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推出A-10攻击机时,根本没想过该机能服役到年,所以该机的设计寿命极限是小时(后延寿到小时),当时这个指标已经相当优秀。但由于A-10顽固不退再加上反恐战争的剧烈消耗,到年时机队平均飞行时间已经达到小时,老化导致的结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二是A-10先天制造缺陷。在费尔柴尔德生产的A-10中有一大部分采用了薄蒙皮机翼,与后期型的后蒙皮机翼相比更容易出现裂纹等结构性问题。年美国空军现役架A-10中有多架就属于薄蒙皮机翼型号,要想彻底解决这批飞机的问题,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更换新机翼。

于是年在增强型机翼装配项目之下,波音公司获得了价值11亿美元的合同,在乔治亚州梅肯工厂开始为架A-10制造全新机翼,并于年事顺利量产。

这种新机翼以后期型厚蒙皮机翼为基础,单价万美元,能持续飞行小时而无需大修,内部改进的线束设计使机翼更容易拆卸,并减少在拆卸过程中损坏机翼的风险。

A-10的大修和新机翼换装则由希尔空军基地奥格登航空后勤中心进行,由于该机早已停产,许多必要零件只能从飞机坟场的退役A-10上拆卸,此外还还必须自行制造一些新零件。更换机翼后的A-10寿命延长至1小时,将一直服役到30年代末,然后再被F-35A取代。

作者:阿姆斯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xw/43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