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抗疫中实现“首次”,为全国人民打气的运-20,承载着我们很多的期望,也是未来我空军战略转型的重要一型飞机,与世界同类型大飞机对比,有哪些优劣呢?
大飞机货舱对比:运-20优于AM,略低于环球霸王III
运-20最大起飞重量吨,最大载重量超过60吨,其货仓运载能力比俄制伊尔76高了三分之一,设计时就考虑过运载宽大的主战坦克,或者部分“超高”的装备,货舱尺寸数据也比伊尔76大许多。
平行对比世界上吨级左右的大型运输机,运-20虽然性能不是最强的,但是因为设计的“后发”优势,在部分关键能力上还是占据优势的。
伊尔-76MF的最大起飞重量为吨,载重为60吨,货舱宽3.45米、高3.4米,长31.14米,受限于较小的宽高,以及载重的限制,实际上无法运载现役最新陆军主战坦克,比如,T-90坦克的车宽为3.46米。因此,伊尔-76MF实际无法直接运载陆军大型重型装备。
而欧洲大飞机AM,实际上不是吨级大飞机级别,其最大起飞重量为吨,货舱高度为3.85米,地板宽度为4米,长度为23.2米(含货桥),AM的货舱宽高,也要明显大于俄制伊尔-76MF。
美国C-17同时具有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吨,载重达77吨,货舱宽度为5.5米,高4.11米,长26.82米,具有极强的空运能力,也是美军全球快速部署的重要环节。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C-17运载大型装备的画面,包括重达62吨的M1A2主战坦克,还能并列装下两辆军用卡车,实战战略运输能力是世界一流的。
后发优势:运-20在部分性能设计上,强于美国C-17
运-20的主要设计优势体现在翼下净高,其看似独特的“驼背”外观,实际上是将中央翼设计为高出机体,这样保证了整个货舱尺寸,高度是基本一致的,可以以运载C-17不能装载的超高货物,与美国C-17对比有着“后天”的设计优势。
另外在飞机的制造上,运-20也运用了不少的新技术,采用不少轻质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零件,更为优化的结构设计,都让其结构重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差距,面对老牌的空中强国,美国C-17拥有载重能力大,服役时间长,使用经验丰富,服役数量多等优势。
运-20是承载我们大飞机飞行梦的“空中桥梁”,也是我们翱翔于未来的起点,期待未来我们的吨级、吨级的大飞机,早日研发成功。
其他阅读:
五代机斗九霄:美军F22能飞22公里高,苏57和歼20呢
美军A-10攻击机:“疣猪”机鼻为何大多坑坑洼洼
振奋:6架运-20支援武汉,让打赢“战疫”更有信心
“海神之腹”:美军最强反潜机,P-8A内部细节一观
苏-57装备“超级航发”试飞,未来展翅翱翔还是误入歧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