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乔·莱昂内其人
赛尔乔·莱昂内,是一个真正的“腕”,虽然不比我们现在现在国内的几个导演有钱,但在艺术上,这个“腕”比其他“腕”粗几圈。
上世纪40年代中和50年代中,年轻的赛尔乔·莱昂内便担任《暴君焚城录》、《木马屠城记》等电影的助理导演。
年的爱情片《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他是编剧。
年,担任剧情电影《宾虚》的助理导演,该片的大部分动作戏都是由他执导。年,他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罗德岛巨像》。
年,执导名片《荒野大镖客》。这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年,由其执导的电影《黄昏双镖客》上映。
年,执导《黄金三镖客》;
年,执导《西部往事》;
年,执导电影《革命往事》;
年,《无名小子》编剧;
年,任喜剧电影《一个天才、两个朋友和一个傻子》制作人;
年,任喜剧电影《美丽而有趣的事》制作人……
年,执导《美国往事》。该片获得第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他本人凭该片入围第4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第3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其实该片的艺术成就远不止于此,它可秒杀后来的许多好莱坞大片。然而,麻烦也正出在这部作品上。
《美国往事》命运多舛
《美国往事》改编自哈里·格雷的自传体小说《流氓》。该小说讲述纽约几个犹太黑帮少年的成长经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让莱昂内久久不能释怀。他便买下了小说的改编权,并雇佣其他编剧一起来创作一部黑帮大剧,仅大纲就超过了页;而整个剧本的创作则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
影片投资尤其不顺。本来派拉蒙影业邀请他执导《教父》,然而他因专注于《美国往事》的剧本而无暇顾及。等到他能腾出手来拍《教父》时,《教父》早已由另一位大导演科波拉导演完毕并开始公映。他想说服投资人再投资《美国往事》,然而制片人因《美国往事》与《教父》题材高度相似,对影片没有信心。于是,拍摄就这样停了下来。
在后来的11年里,莱昂内每年都会到戛纳电影节寻找新的投资人。他手捧剧本,坐在会场,满怀热望地寻找机会。直到年,他遇到制片人艾隆·贝尔,给他讲了三个小时的剧情和独到之处,才说服了贝尔投资拍摄。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莱昂内真可谓煞费苦心。他在意大利罗马复制了纽约市景,并在蒙特利尔找到一些建筑作为外景地。电影中的纽约长岛酒店其实坐落于威尼斯,片中的“纽约中央车站”其实是摄于巴黎,而片中人物“莫胖”的餐厅则是按照赛尔乔·莱昂内和原著作者讨论小说时的意大利餐厅搭建的。
在粗剪完成后,片长足有10个小时。太长了!莱昂内本打算将剪辑成上下两部公映,每部3小时。在发行阶段,他又打算剪成4个小时。然而,电影公司认为这样还不妥,又请人压缩到分钟剧场版,剪去了大量男主人公回忆往事的段落,普鲁斯特式的结构被剪成了有“美国”而无“往事”的简单直叙。
凄凄惨惨切切
耗费了十多年心血的作品终于上映,本以为就此功成名就,岂料风向一变,莱昂内遭遇到了他艺术人生中的一场“滑铁卢”——
上演之后,票房惨不忍睹:万美元成本仅收回万,而且恶评如潮,说啥的都有。各大电影节都拒之千里,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对于一向一丝不苟爱跟自己“较真儿”的莱昂内来说,这样惨淡的结局,太没面子了——既对不起自己十多年的心血,也对不起投资人的信任。他从此情结果低落,像生了大病一样,终于在5年之后郁郁而终。
生前身后名好在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是金子总会发光。
在赛尔乔·莱昂内死后多年,人们逐渐从银幕上回过味了:《美国往事》这部“又长又臭”的电影,原来是一部杰作!
时间跨越40年,以经济大萧条、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为背景,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结构,以几个人物的命运变幻,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
莱昂内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令人震撼的“艺术真实”。
故事线条明晰,情节跌宕起伏,演员表演细腻,人物形象饱满,画面美,音乐美……,所有这一切,给它再多的奖项亦不为过。而当初如果各大电影节评委如果能拿出一点耐心,公正地给这部史诗巨制一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