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各种装甲车辆的装甲也越来越厚,因此对于一些子弹的穿甲能力要求就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穿甲能力由弹丸的动能和硬度以及熔点来确定,弹药飞行速度越快,硬度越强,熔点越高就能够有越大的穿甲能力。
不过这些要是想要实现,都有比较大的挑战,动能很简单,加大炮弹的火药跟重量就可以解决,而硬度跟熔点就有比较大的问题,普通常见的材料由于密度跟熔点不佳,在超大动能射击现在的装甲的时候,往往会在接触的瞬间被产生的高温融化,因此很难起到击穿的效果。因此,美国在年的曼哈顿计划报告中提到了使用贫铀弹及铀废料制成弹药,可以有非常大的杀伤效果,并且由于铀元素具有放射性,还可以沾染敌方领土,削弱地方的战斗力。因此贫铀弹就此诞生了
而为什么选择贫铀呢?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炼出核材料铀以后得到的副产品,其放射性较弱,并且具有其他金属所不能替代的性能,贫铀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韧性等物理特性,其密度为19.04克/立方厘米,可以和钨匹敌,几乎是铅的2倍和钢的2.4倍。因此用来制造穿甲弹最好不过了,不过他有一定的放射性,还是有比较大的危险性的,那么为什么不用密度相近的钨呢?
这是因为贫铀穿甲弹相对于钨来说,具有自锐能力,也就是说在穿甲的过程中,贫铀穿甲弹的弹头会变得越来越锐利,可以更好地击穿装甲。而钨弹头会越来越钝,穿甲能力肯定比不上贫铀弹,再加上贫铀弹还有一定的放射性和易氧化性,因此在击中坦克等装甲车辆后,撞击过程中产生高温,还能够让铀燃烧从而产生更高的温度,可以软化弹着点的装甲,降低装甲的强度,能使得穿甲弹更容易破甲而入,从而杀伤装甲车辆里的敌人,而放射性的铀燃烧时会产生的大量的云雾状氧化铀尘埃,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形成放射性污染源,被士兵吸入体内或者是附着在装甲车的表面上,二次对敌人造成放射性杀伤,因此其杀伤作用比任何穿甲弹都要强。
这种子弹成名的主要战争是在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当年美军大量使用贫铀弹,初略估计有80万枚,重量达到了吨,当年使用贫铀弹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坦克杀手A-10雷电攻击机,A-10年使用贫铀穿甲子弹,轻松摧毁了上千辆T-72坦克,当年重型坦克的装甲完全都低挡不住这种子弹的打击,纷纷溃败,A-10疣猪攻击机我们之前做过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在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