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持

我之前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文中说,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相对于古典主义而言的。

现代主义诞生于大航海、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之后,换言之,现代主义其实就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一种审美。所以,现代主义反宗教、反贵族、反封建、反神性的,现代主义的核心是技术、理性、科学、精英,强调宏大叙事、理性、原创、创造,讲究功能主义、实用主义、形式主义,追求前卫先锋。

现代主义流派众多,包括了先锋派、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

实际上,现代主义到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的时候,就已经宣布现代主义的终结。波普艺术其实已经在反英雄、反现代、反精英、反理性、反技术,这些都是对现代主义的瓦解和反叛。因此,波普艺术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晚期。

波普艺术打破了高雅与庸俗、精英与大众、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转变了普通大众对艺术所持的态度,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艺术的定义。波普艺术也因其商业化和大众化的特征及通俗化的内容而迅速赢得了消费市场。波普艺术通常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的寻常物为题材。

比如超短裙、摇滚、扭腰舞、漫画、怀旧的智趣问答游戏、家庭电影院、食物、香烟、家具、咖啡馆、汽车、明星人物、华盛顿头像以及美国国旗等等。同时,这些图像也是美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象征。有效可信地再现了美国社会的图景,波普艺术家用现实、具象和现成的视觉形式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

所以说,波普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具有批判现实主义意义的艺术。在一个被广告以及各种流行文化形象所占据的世界里,最能反映时代生活方式的视觉图像大多包含在流行文化之中。

如果说以杰克逊·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使得美国艺术审美成为世界的象征,那么,以安迪·沃霍尔、罗森奎斯特、利希滕斯坦、罗伯特·劳申伯格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们彻底将美国现代主义推上了高峰位置。波普艺术冲破了抽象表现主义的个人化、主观性的精英艺术路线。从此,世界审美从巴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那就来看看他们的艺术成就吧。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作为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他能够敏锐地嗅到社会上正在流行的符号元素。这些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永久性的状态传播下去。把艺术从传统神圣的高度,拉回我们世俗的生活中,让它不再具有宗教感、神圣感,从而变得世俗化、大众化。比如《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

这是安迪·沃霍尔的代表作,在这幅画中,他运用变幻的色彩将这位性感女神的脸部流露出不同的情绪进行解读。展现出了玛丽莲·梦露漂亮的、性感的形象。而且安迪·沃霍尔还借助明星效应,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放大了大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jj/46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