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江海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

                            

江海区“最美退役军人”

“最美双拥人物(集体)”候选人

正式公示

有没有你认识的?

按照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江门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转发关于开展首届“广东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江退役军人通〔〕31号)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宣传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武部决定在我区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单位)”评选活动。结合各单位、街道具体推荐情况,经评选小组审核,评选出10名“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3名“最美双拥人物”候选人,3个“最美双拥集体”候选单位,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现将候选人名单及简要事迹(附后)予以公示。

一、保家卫国守护者(1名)

1、黄振林,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台山人。年8月入伍,入伍期间,在击落美帝军用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一架战斗中荣立二等功;在另一次击落美国军用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一架战斗中荣立三等功;在击落击伤美帝A-1H舰载攻击机各一架战斗中荣立三等功。年11月退伍回到地方后,作为一名老党员,黄振林同志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把自己学习所得用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奋战抗疫逆行者(5名)

1、钟日玲,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揭阳人。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在部队荣获嘉奖1次、优秀士兵2次,她热爱公益事业,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年12月退伍,现为江门市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营销员。她经常主动参与社区义工服务,年被评为江门市最美义工家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积极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来,她第一时间加入到老兵先锋队,并担任临时党支部支委成员,积极参与到老兵先锋队的发动及组建工作中。她主动请缨前往高速路口轮流值守,给返程人员检测体温,每班6个小时下来,今年43岁的钟日玲胳膊都酸软了,到最后连捏住测温枪都很吃力,但她毫无怨言。她感慨虽然没能到武汉一线,但能够在江门的防控“一线”值勤,为打赢阻击战出一份力量,倍感光荣!

2、张礼庭,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江门人。年12月入伍,入伍期间,曾获个人三等功、特等射手等荣誉称号。年12月退伍后,加入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工作,先后担任江门分行经警、警队副队长、警队长、守库值守班长以及江会支行安全保卫专员。进入农行以来,他充分发扬军人无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常年坚守在安全保卫工作一线,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和“优秀共产党员”。疫情期间,他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社区送去消毒水、口罩,积极参与江海区油湾里疫情体温检测值守,全面落实逢人逢车必查必问必登记的要求,为社区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3、杨苏忠,年10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普宁人。年9月入伍,在服役期间,获得嘉奖一次。年12月退伍,医院急诊科医生,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杨苏忠始终听从党的指挥,医院的统一部署,一直坚守在急诊和发热门诊,本着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仔细地筛查每一个发热病人。每逢进驻发热门诊,一进就是6小时多,带上N95口罩、穿着隔离衣、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既要承受呼吸费劲,又要做到不吃不喝,即使困难重重,但是杨苏忠从未退缩,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4、黎耀强,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恩平人。年3月入伍,服役期间受到参战部队的嘉奖,荣获参战纪念奖章一枚和其他纪念品一批。年12月退伍,现任江门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一级警长,获江门市委市政府颁发“人民卫士”、江门市公安局颁发“三十年人民卫士”奖章,荣获三等功2次,嘉奖8次,被评为十佳社区优秀民警3次。疫情期间,黎耀强作为派出所年纪最大的同志,其管辖的社区的被隔离人员是最多的,防疫任务却最重的。但他无惧艰难,坚守防控一线。黎耀强同志强忍着对女儿的思念,已五十多天未与亲人见面,他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防疫工作上。排查登记,社区宣传、送菜上门、发热人员转运、隔离人员心理疏导,每天走路步数都在三万步以上,共计入户排查户、排查隔离人员人。在疫情期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国内新浪、网易、澎湃新闻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5、林锦锐,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江门人。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曾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年12月退伍,现任江海公安分局辅警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人事部副主任,负责协助江海公安分局做好辅警人事管理各项工作。参加警务辅助工作以来,林锦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等次”。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林锦锐从春节起取消休假,全身心投入防疫工作中,24小时值守南山、外海卡哨,防疫酒店等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只有6、7℃的工作环境下连续工作,整整坚守2个半月。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耐心解释、暖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好评。他说:“疫情期间,更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群众的支持,心里十分感动,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创新创业先锋者(1名)

1、张德业,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信宜人。年11月入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之后,于年创办江门市江海区业伟成机械厂,致力于研发新器械,共获得30多项器械设备研发专利。疫情期间,于大年初三号召员工复工复产,马不停蹄生产医用防护服压条机近台送至抗疫前线。同时,张德业还和公司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防护口罩自动生产器械,以弥补防疫期间对口罩生产器械的急切需求。张德业和业伟成机械厂的所有员工奋战抗疫,先后获得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的感谢信和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奖励。

四、乡村振兴领头者(1名)

1、郭卫强,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江门人。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年12月退伍后回到外海街道直冲村党支部工作,年担任支委,年当选副书记,年担任主任,年书记、主任一肩挑,多届获连选,于年换届选举中以高票继任外海街道直冲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荣获“江门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江海建设青年突击手”、“江门市江海区优秀党组织书记”等称号。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郭卫强时刻谨记党的教诲,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作为村里的一把手,他更像是个“当家人”,带领一个人的人口大村一步步壮大集体经济,10年间集体经济翻了23倍;他更关心关爱村民的日常生活,让村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无论走到哪里总有村民亲切地跟他拉家常,他说“村民认可是我最大的工作动力”。

五、爱岗敬业、精神文明传播者(2名)

1、刘韬,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高州人。年12月入伍,原江门市消防支队江海大队江海中队战士,入伍期间,刘韬曾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官,参与处置“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任务。年10月退伍,现任江门市江海区高新消防救援站装备器材维护修理技师,一级消防士。一直以来,刘韬自觉服从“两严两准”的管理标准,主动对标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的职责使命,努力担负起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今年防疫期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第一时间签下《党员承诺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决心书》及《请战书》,随时准备奔赴一线;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疫情期间各类警情的高效处置和队伍内部“零感染”的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斗志”的军人品质。

2、熊均坪,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江门人。年12月入伍,年5月退伍。他退休之后,热心公益,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对社区内损坏路面、下水道、公园公共设施等进行义务维修,还时常发动身边亲朋戚友关心帮助辖区内的残疾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失独家庭等弱势群体。熊均坪还是新中社区的“志愿管家”,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发现环境卫生、治安、消防等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并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向社区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意见,为社区的建设做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六、最美双拥人物(3名)

1.唐承志,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江门人。现为江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主要工作人员,他是基层双拥工作的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督查员,他积极开展信息采集专场活动和日常走访登记工作,落户走访了江南街道名服务对象,并“一户一册”建档立卡。在他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江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江门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个现场检查点之一,接受省双拥办的检查考评,获省双拥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肯定,并顺利通过考评。

2、吴灿贤,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新会人。现任礼乐街道新民村民委员会民政干部,在新民村委会工作31年,分管民政工作24年。吴灿贤在征兵、优抚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千方百计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关心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动真情为村里退役军人办实事。他与村里退役军人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掌握了解村里退役军人的情况,与村里退伍、退役军人建立了深厚感情。他的热情、真心服务,使得很多退役军人都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3、何发新,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汨罗人,年6月入伍,年4月退伍,现任江海区党委办公室四级调研员。他多次获奖,何发新主要工作之一是跟线协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区人武部的工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工作中遇到老兵有诉求时,他能够将心比心,并竭尽全力协调区各有关部门为他们解决困难。当他得知区人武部的民兵训练器材老旧、欠帐较多时,他积极协调区相关部门筹措资金,购买器材,为民兵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最美双拥集体(3个)

1.礼乐街道:聚焦军民融合式发展为目标,以“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为奋斗主线,健全完善双拥工作机制,筑牢双拥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军民共建新途径。通过创新服务形式、感恩宣传教育、走访帮扶解困、合理权益维护等措施,构建了街道双拥工作新局面。同时,为打通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整合村级服务资源,探索搭建集法律服务、政策扶持、困难帮扶、就业创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立体式服务平台,着力实现对优抚对象权益维护的“一站式”受理服务。现阶段,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礼乐街道正启动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升级改造工作。

2.江海区慈善会:江海区慈善会坚持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慈善创新双拥新形式,努力巩固和发展江海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政军民关系的大好局面。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区慈善会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商银行高新支行进行跨界合作,推出关爱困难退役军人“解决三难、办好三事”慈善线上募捐项目;找准退役军人所需所盼,大力支持“解三难”,年,区慈善会确立退役军人“解三难”慈善帮扶项目,资助专项资金10万元,着力解决辖区退役军人最关心的住房、医疗、生活等问题;打造慈善公益品牌项目,深化拥军优属意义,区慈善会在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中,注重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符合地方所需,大力打造退役军人“解三难”公益项目,推动江海区双拥工作发展。

3.广东中特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中特卫是江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为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中特卫开展退役军人短期(技能)培训班,实现“线上+线下”培训模式,此举得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中特卫集结了不少优秀的退役军人,历年来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多所学校等提供专业安全保卫、安全防范、安全知识培训等系统专业服务,现已为多位退役军人提供工作岗位。疫情期间,中特卫组建“江海区退役老兵志愿先锋队”,号召60余名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公示时间:6月19日至6月28日。

公示期间个人和单位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署上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反映情况和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

受理单位:江门市江海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jj/46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