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参加美国民主峰会行为艺术

日前,美国公布将在下周召开的所谓“民主峰会”的参会名单。对此,中方表示,这完全是一场闹剧,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央视新闻《相对论》年终策划《跨年之问》对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美国完全是根据‘听不听话’来定义民主的,这不是一个‘民主峰会’,而是一种‘行为艺术’”。

“这不是一个‘民主峰会’

是政治峰会”

郑永年表示,美国所谓的“民主峰会”,实际上是政治峰会或者意识形态峰会。“里面有些国家、‘民主体’是非常穷的,他们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民主陷阱’。”

郑永年称,美国说民主会促进发展,但西方的发展本身并不是民主的结果。“我把西方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先经济——原始资本主义;后社会——搞福利,比如德国的社会保障就是在俾斯麦的专制时代开始的;再才是民主。对那么多发展中国家搞‘一步到位’,甚至先‘民主’后发展,能找出一个成功案例吗?找不到。”

台湾当局参加所谓“民主峰会”

是搞“行为艺术”

针对台湾当局也在“民主峰会”受邀名单之中,郑永年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台湾曾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却未能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当时台湾地区领导人刻意学美国的“民主”。如今,台湾当局还要参加美国所谓的“民主峰会”,是在搞“行为艺术”,解决不了台湾的问题。

“美国完全根据‘听不听话’

来衡量、定义民主”

郑永年认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模式之外的另外一种选择,既实现了发展,又坚持了独立,这是很少有国家能做到的。美国一些人对中国的担忧、恐惧感就来自这里。

在这种背景下,“民主峰会”的“峰”,可以理解成“封闭”的“封”。郑永年认为,“美国完全是根据‘听不听话’来衡量、定义民主的。拉帮结伙,符合自己定义的、‘听话’的拉进来;‘不听话’的,美国听不到也听不懂。不能接受不同意见,这是封闭的表现。”

在郑永年看来,中美有合作、竞争,也有对抗、冲突,但仍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中国和美国的民主,是不同形式的民主。“现在这个世界,并不是美国定义怎么样就怎么样,美国人定义成冷战,我们可以避免冷战。对民主的定义也一样,不是说美国的定义就是定义了,命运是靠自己来掌握的。”

郑永年说:“中国几千年文明了,我们经受了那么多的苦难,我们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也不会被击败。所以,我们的信心最重要。”

用“开放”对抗“封闭”

访谈中,郑永年表示,年中国的一大关键词仍然是“开放”。

“在双循环的基础之上,我们又加上了一个很重要的政策概念,就叫‘制度性开放’。比如这几年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港;还有国际层面,我们跟东盟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明年1月1日就开始实施,跟欧洲的投资协议谈判,还有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郑永年认为,持续的、进一步的开放,不仅将给中国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还会助推世界经济逐步向好。

(来源:央视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jj/53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