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诺贝尔奖在万众瞩目中落下了帷幕,获奖名单已全部揭晓,但关于它的讨论声却依然络绎不绝。
在今年的获奖名单当中:3位经济学获奖者均在美国大学任职,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医学等三个领域的7位获奖者中,有4人在美国研究所或美国大学任职。
不得不承认,诺贝尔的得奖人数比例严重偏斜,并且几乎全部集中于美国。
年度诺贝尔奖的颁布时间为10月4日到10月11日,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今年获奖的“大牛们”。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获奖者
大卫·朱利叶斯DavidJulius
国籍:美国
领域:生理学/生物化学/神经科学
机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就是UC系以医科和生物技术闻名的第十所分校)
教育经历:麻省理工学院(B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S、PhD),哥伦比亚大学(博后)
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
国籍:美国
领域:分子生物学
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教育经历:贝鲁特美国大学(读了一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BS),加州理工(MS、PhD)
▼重要性
评奖委员会指出,人类感知热、冷和碰触的能力对生存至关重要,是人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基础,而这两位科学家关于温度与触碰“感受器”的研究,使人们对神经系统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机制方面的理解得到了快速提升。
DavidJulius利用辣椒素发现了温度感觉的受体,ArdemPatapoutian使用对压力敏感的细胞发现了触觉的受体。现在这些知识正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疗法,例如慢性疼痛等。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者
真锅淑朗SyukuroManabe
国籍:美国
领域:气象学
机构:普林斯顿大学
教育经历:东京大学(BA、MA、DSc)
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Hasselmann
国籍:德国
领域:气候
机构: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
教育经历:德国汉堡大学(Diplom),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哥廷根大学(PhD)
乔治·帕里西GiorgioParisi
国籍:意大利
领域:物理/统计力学/量子场论
机构:罗马大学
教育经历:罗马大学(BS、MS、PhD)
▼重要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SyukuroManabe和KlausHasselmann,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贡献。另一半授予GiorgioParisi,表彰他“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之间的相互影响”。
P.S:这是第一次将物理学奖颁给研究复杂物理系统的物理学家,以及研究气候暖化的气象学家。颁奖时恰逢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前夕,全球变暖正是首要议题。后来在采访中,KlausHasselmann表示宁愿自己没得诺贝尔奖,也不希望有全球暖化。
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者
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
国籍:美国
机构:普林斯顿大学
教育经历:格拉斯哥大学(BSc),加州大学尔湾分校(MSc,PhD)
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List
国籍:德国
机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教育经历:柏林自由大学(Diplom),法兰克福大学(PhD)
▼重要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是“构建分子的巧妙工具”,表彰两位科学家在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中的贡献。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成果,化学变得更加绿色,并对药物、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者
阿卜杜勒拉萨克·古纳AbdulrazakGurnah
国籍:坦桑尼亚
职业:小说家,教授
教育经历:坎特伯雷大学(BA),肯特大学(MA,PhD)
▼重要性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爆冷”颁给坦桑尼亚小说家AbdulrazakGurnah,瑞典文学院称其“不妥协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处在不同文化与大陆间鸿沟的命运”,并将此“富有同情心地渗透到”其作品当中。
AbdulrazakGurnah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所以他的作品也大都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诺贝尔和平奖
获奖者
玛丽亚·雷沙MariaRessa
国籍:美国/菲律宾
职业:记者
教育经历:普林斯顿大学(BA),菲律宾大学迪里曼分校
德米特里·穆拉托夫DmitryMuratov
国籍:俄罗斯
职业:记者,主持人
教育经历:萨马拉国立大学(BA)
▼重要性
诺贝尔委员会将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MariaRessa和DmitryMuratov,以表彰二人在捍卫新闻自由方面的贡献。MariaRessa是新闻调查网站Rappler主编,曾任CNN东南亚记者。DmitryMuratov是俄罗斯独立报纸NovajaGazeta的主编。
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者
戴维·卡德DavidCard
国籍:加拿大
机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教育经历:加拿大金士顿女王大学(BA),普林斯顿大学(PhD)
乔舒亚·安格里斯特JoshuaD.Angrist
国籍:美国
机构:麻省理工
教育经历:欧柏林大学(文理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吉多·因本斯GuidoW.Imbens
国籍:美国
机构:斯坦福大学
教育经历:鹿特丹大学,布朗大学
▼重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半被授予DavidCard,表彰其“对劳动经济学的经验性贡献”,另一半联合授予JoshuaD.Angrist和GuidoW.Imbens,表彰他们“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学作出贡献”。
其中,DavidCard和JoshuaD.Angrist均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同门师兄弟”同获诺贝尔奖实属罕见!
以上就是年度诺贝尔奖的全部获奖情况。
斯坦福大学博士石毓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充满争议的话:“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准,一是看它的科研成果,二是看它的学生素质。我认为,评价一所大学的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毕业生中获得诺贝尔奖等国际顶级奖项的人数。”
不难发现,在今年的诺奖得主中,除了文学奖的获得者外,其余获奖者全部都有在美读书与工作的经历,其中5人曾在加利福尼亚读书和工作。
再纵观全奖,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在全球诺贝尔获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学里面,美国一个国家占了近三分之二,共21所大学上榜。
排名前10的大学中有8所是美国大学,顺序是: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而在排名第11到20位的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一半。
诺贝尔获奖者国家地图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无论政策变动,汇率激增等等因素,都无法撼动美国的世界第一留学国家位置。
诺奖得主最多TOP30大学
这些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功劳也不能说全是美国教育的功劳,但是在他们工作中,美国教育思维一定深深影响了他们,使他/她的成果可以造福全人类。
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也正在为申请美国大学而努力,希望你可以继续坚持下去,考出理想成绩,拿到梦校offer,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