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武汉设计院长移民美国,潦倒到捡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www.xxzywj.com/m/

年夏季全球灾害频发,八月份美国纽约被飓风“艾达”袭击,由飓风引发的降雨,似乎要将整个城市淹没在海里。街道上半人高的积水使车辆瘫痪,路人寸步难行。

等到飓风终于离开,人们从躲避的房屋中走出来后,赫然发现某处街道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男两女共三具尸体。根据长相和肤色判断,这三个人应该是东方的血统。当地警方问遍了周围的邻居,最后只得出来一些有关他们最基本的信息。

那个年岁已高的男子名叫冷鸿升,其余两个死者分别是他的妻子沈爱华和女儿冷冷。这一家人大约从十几年前来到美国,平日里挤在地下室中靠捡垃圾收废品为生。

美国警方后续联系冷鸿升亲属来处理遗体的过程中发现,冷鸿升并非一直如此落魄。相反,他曾经是中国的武汉设计院院长,在国内待遇很高,非常受人尊重。

当初既然如此地位,冷鸿升一家人后来缘何落得如此结局?他又为何要放弃国内的高薪工作?移民到美国生活后为什么如此落魄呢?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位院长的事迹吧。

顺风顺水的前半生

冷鸿升于年出生在辽宁营口。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冷鸿升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他家境很好,那时人们忍饥挨饿、颠沛流离是生活常态,但冷鸿升在家人的庇护下几乎没吃过什么苦。

东北沦陷后,冷鸿升父亲为了保住家族产业,带着全家人南下去往外地避乱,最终辗转选择在湖北地区安顿下来。

毕竟出生不一般的家庭,冷鸿升的父亲非常看重对子女的教育。当街上面黄肌瘦的孩子们还在为找些活命的吃食绞尽脑汁时,冷鸿升却能不愁吃穿,坐在家中听私教为他讲解西洋画。

颇有天赋的冷鸿升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培养,他以优秀的学习成绩顺利考入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国营单位工作。彼时国内的大学生地位和现在迥然不同,那时大学生都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十分稀缺,是不需要为将来找什么样的工作忧愁的一群人。

冷鸿升也很受国家的重视,不仅被分配工作,岗位还是十分吃香的湖北水利局高级设计师。单位里的前辈们都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把自己所学对他倾囊相授,希望他能早日成为单位内的顶梁柱。

在前辈们的有意栽培下,冷鸿升年纪轻轻就参与了不少重大实践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之后机遇不错的他更是一路晋升,顺利成为单位内的一把手。冷家本来家境就很殷实,水利局给冷鸿升的待遇又非常优厚,他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

上世纪80年代,当改革春风吹拂过整片神州大陆后,武汉的设计行业也迅猛发展了起来。像冷鸿升这样学术知识扎实,实践经验又丰富的人才,成了不少单位竞相争抢的对象。

在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下,后来冷鸿升进入了武汉设计院,并凭借过人资本坐上了院长的椅子。至此,冷鸿升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平稳顺遂,唯一令家人焦急的就是他的婚事。

此时冷鸿升年纪已近半百,却因为忙于事业,眼光太高,迟迟都没有找到心动的对象。眼看进入人生的后半个阶段,再找到陪伴在身边的伴侣,他就真要独自生活、孤独终老了。

其实冷鸿升心中有中意的人选,但他碍于旁人的眼光,一直没能开口。这个女子名叫沈爱华,比他小了17岁有余,算是冷鸿升的学生之一。巨大的年龄差异加上师生身份,冷鸿升不难想象如果和这个女人在一起后,旁人会怎样在背后说三道四。

而沈爱华相对就要勇敢得多,她倾慕于冷鸿升的学识和风趣,对方身上岁月的痕迹,在她看来也格外有魅力。沈爱华主动追求起自己的老师,努力打消他的种种顾虑,最终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冷鸿升。

婚后没多久,沈爱华生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冷鸿升年逾半百得女,自然是欣喜非常,他给女儿取名为冷冷。这时冷鸿升正处在人生的巅峰状态,事业顺利家庭又美满。

然而又过些年,等到冷鸿升临近退休的时候,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接连发生。首先是沈爱华发现女儿冷冷很不对劲。她不喜欢和任何人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默默待在房间里,有时候还会乱发脾气,把东西摔得到处都是。

医院诊断后,得知女儿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之后沈爱华为了女儿四处奔波,求医问药,一时间家里其他事情都顾不上了。

至于冷鸿升个人,他因为临近退休,在单位内过得也比之前差了许多。很多事情下级们不再过问他的意见,即使他一连好几天没去上班,单位其他人也照常工作。换言之,他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奔赴大洋彼岸

冷鸿升渐渐感到自己的威信不如从前,也想着努力评职称再进一步,可是都接连失败了。他赌气不再管单位的工作,转头扎进书画创作当中,有时能在办公室里临摹一天的书画。即使得知冷冷生病,他的注意力也没怎么转移。

冷鸿升这种痴迷绘画,对其他事情都漠不关心的状态,无疑让身边的伴侣沈爱华非常寒心。一直以来家中都是她独自照管,冷鸿升不需要为任何琐事烦心。可如今女儿生病这么大的事,他作为父亲、作为丈夫却什么也不过问,什么也不分担,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为此夫妻二人没少吵架,冷鸿升甚至觉得,女儿的病要耗费大人太多精力,这等于间接拖累了自己。后来沈爱华带着女儿离开家去了其他地方医治,夫妻二人有时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联系,婚姻也是名存实亡。

冷鸿升痴迷书画期间,有不少朋友和他讲过西方油画作品的优秀之处,例如他们用色的大胆,作品层次的丰富,以及创作氛围更自由等等。冷鸿升受朋友的影响,转而研究起西方作品来。

当时冷鸿升身边这类有过西方留学经历的朋友不在少数。他们与冷鸿升探讨的话题除了文艺作品之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社会多个方面。

时日一久,冷鸿升即使自己没有去过西方,也相信美国真的是一个自由而民主的国家。如果自己去了那边,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一定会过得比现在好多了。

恰好此时冷鸿升工作几度受到挫折,心里也憋了不少怨气,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朋友的鼓动下,他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于年初开始想办法移民到美国。他没有通知妻子沈爱华,而是自己悄悄报了一个赴美旅行团。

到达美国之后,冷鸿升找了个机会偷偷离开旅行团,长期逗留在了美国境内。但他的签证是旅游签证,在美国根本待不了太久,所以冷鸿升必须想办法拿到美国的绿卡。当时美国接受移民的条件比较高,一般是那些高端科技人才或者很有钱的投资者,才会比较容易被接纳。

像冷鸿升这种艺术设计类人才,虽然在我们国家内也算小有成就,但是远没有达到顶尖人才的高度,他只能想其他办法留下。为此冷鸿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跑到美国当地移民局,表明自己在国内的身份,声称自己受到了政治迫害,请求美国予以庇护。

美方一开始并没有轻易相信冷鸿升的说辞,于是冷鸿升又在多家报纸或其他媒体上公开诋毁中国,为了留在美国几乎是不择手段。终于,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了美国部分政客的注意。他们认为,从冷鸿升身上应该能挖掘到一些中国水利方面的研究机密。

在这群人的帮助下,冷鸿升终于拿到了美国的绿卡。与此同时,他反华的种种言论也已经传回了国内。

对于出国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国家并不反对,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恶意诋毁国家,冷鸿升这种行为足够称得上忘恩负义。原来的工作单位果决地断了给他的所有补助,极力与冷鸿升一家人撇清关系。

这时远在美国的冷鸿升受到的影响相对还不太大,可身为妻子的沈爱华却吃尽了苦头。她为了给女儿治病早就不工作了,如今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根本难以为继。

没办法,沈爱华只好去做一些零工。但是周围街坊邻居早都传遍了她丈夫是个“卖国贼”,沈爱华每天都要面对身边无数人的指指点点。

凄凉的晚景

这边冷鸿升的日子过得也不顺心,他一开始还能靠美国政客给些补助金生活,把自己前半生做过的专业研究都卖给对方,等到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补助金自然也就没有了。

冷鸿升带来的存款总有用完的时候,他只好走上街头去找工作。最初他还奢望着去那些高端写字楼里面找一份设计工作,但是那些用人单位一看他年纪这么大了,又是移民过来的,不等冷鸿升介绍完自己就全都表示了拒绝。

心高气傲的冷鸿升之前从来没经历过这种难堪,他转而想起自己还可以卖一卖字画什么的。但事实告诉他,冷鸿升那些书画在国内自娱自乐还好,放在异国他乡根本没人多看一眼。最后迫于生计的他,只能坐在街边给路人画画肖像,赚取微薄的收入。

冷鸿升不是没想过回国,但他清楚自己回不去了,他之前的诬蔑言论等于断绝了自己全部后路,大使馆不可能再给他签证。后来冷鸿升了解到,在美国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家庭,每个月能够领取到一份补助金,他开始打起了这份补助金的主意。

此时的冷鸿升根本没有考虑过妻子和女儿的处境,在注意到自闭症补助金后,他就兴致勃勃地拨通了沈爱华的电话,欺骗她说美国这边的医疗更发达,有办法治好冷冷的病,让沈爱华把家中房子卖掉,带着钱和女儿一起来美国生活。

沈爱华爱女心切,再加上对丈夫实在没什么戒心,轻易便相信了冷鸿升的话,抛却一切也来到了美国。等她亲眼见到冷鸿升落魄的样子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眼前的冷鸿升,没有一点点当初他们认识时候的风度,整个人憔悴又破烂,再发展下去,和街边那群流浪汉也没什么区别了。沈爱华气极,但她把房子都卖了,又奢望着美国这边真的有治愈冷冷的办法,便也只能无奈地留了下来。

事实上在自闭症治疗方面,当时美国的研究成果也没有领先我们太多。而且冷鸿升只是持有美国绿卡,某些医疗方面的权利是不能享有的。这意味着他们想治病的话,就需要承担极其高昂的医疗费用。

最后在潦倒的生活面前,给冷冷治病的事情不了了之。沈爱华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开始走上街头去捡破烂为生。夫妻二人有时候运气好点,能捡到一些旧音箱电视什么的,勉强维持着糊口,运气差的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由于交不起公寓的房租,冷鸿升一家人只好搬到其他地方住,最终他们在纽约皇后区找到一处地下室。这里是纽约有名的“贫民窟”,很多建筑都是经过非法改造的,因此租金也非常低廉。

地下室中潮湿又阴冷,在这种环境下,冷冷的病情越发严重,而夫妻两人此时几乎已经没什么精力去关心女儿的病情了。由于年美国疫情严重,不少废品站都关上了大门,冷鸿升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也就此断绝,他们连吃饭喝水都成了问题。

直到次年艾达飓风肆虐纽约,冷鸿升一家三口惨死于地下室,尸体漂浮在水面上,他们才以另一种方式“重见天日”。警方最终联系到了美国的湖北同乡会,他们将冷鸿升一家人的尸体送去火化,又想办法联系到冷鸿升在国内的旧友,最终把这一家人的骨灰送回了中国。

结语

在冷鸿升衣食无忧的前半生里,或许是因为他生活得太好,所以看不见国家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享受着自己拥有的一切,把这视为理所当然,不仅不感激,还贪心地惦念着国外“更亮的月亮”。

然而事实证明,背弃自己国家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冷鸿升身上的价值被榨干之后,他立刻就被抛弃了。等到那场大雨灌进狭小的地下室里后,他的“美国梦”终于完全破碎。

在最凄惨的那段日子里,冷鸿升到底有没有后悔过我们不得而知。可在他客死他乡后,最终还要同胞替他掩埋尸骨、送回故土,实在令人唏嘘。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bans.com/mgms/59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