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顺利结束,美国在峰会上宣布美国企业可以继续给华为供货,也宣称将重启中美贸易磋商,暂不继续加征关税。
这可能是在信息流通发达的现在,很多媒体鼓吹美国怂了,美国服软了之下,很多人对于美国这次在G20之上的所为的普遍认知。
但真相如何,却是需要思考的。
可能很多人直到今天,都不明白,我之前为什么用垓下之围来形容美国的这次G20之行,也有很多人在看到结果后,问我是不是打算转变立场,我表示很好奇,为什么要转变?
很多的人,流连于表象,那么就聊一聊,我所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
一、这次峰会上,大老板对当前世界格局和问题提出的看法,和倡议
这是我们大大在这次峰会上提出,对于当前世界格局的认知,那么当前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主要对象是谁?
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谁?
为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带来冲击的主要起因,又是因为什么?
并且最终导致了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和国际投资者信心不足这些果。
那么大大所提出的,三个要,是谁不尊重经济规律,谁在制造人为障碍。
我们和大多数国家都是谋求合作共赢的,那么是谁单边利己?
那么这最后所强调的避免伊始短时犯下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的,又是指什么?
是至始至终都在强调合作共赢的我们,意识到合作而陆续加入我们的欧盟,俄罗斯还是亚投行成员国?
所以只能是某些至今还在乐此不疲的某个国家罢了。
所有的这些,都是有利于所有的国家也有利于我们的,最终形成全球经贸,文化的跨区域,跨国家,文明和种族的大融合。
这样的倡议和见解,无疑是中国此次在G20峰会上受到诸多国家欢迎和拥护的根本原因。
这是我们的立场,光明而正确。
但与此同时,别忘了此时此刻,所有这些正确的决定,和原有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原有最大既得利益者,或者说霸主之间立场上的泾渭分明。
或者说,奉行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天然上,就很难和光同尘。
反全球化,奉行单边利己主义的唐总,坐在G20峰会上,看着诸多国家都支持贸易全球化,多边共赢的主张和思想,这和公开反对反全球化和单边主义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联系以往一呼百应的霸主和今时今日的尴尬局面,和垓下之围中众叛亲离,人心离散的霸王,有何分别?
这才是我在当时所看到的,也是我在今天所看到的一切。
延伸的考虑呢,是因此美国对我们的看法,会否因此转变自身立场。
二、美国恐怕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因为有着自己的考量
那么美国不管如何,在峰会上宣称要解禁华为,敞开华为在美供应链,以及重启贸易磋商。
但这恐怕不是因为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而是有着自己的考量,或者说唐总的考量。
根据美国农业部年数据显示,美国农民收入对比年峰值下降超45%接近50%。
原因就是,美国农产品是受到美国受到中美贸易纷争持续一来最大的受损者之一。
换届将近。
例如伊利诺伊、威斯康辛、印第安纳、北达科他、阿肯色等都是美国传统的农业州。
如果不在现在拿出一个令美国农民满意的答案,威斯康辛的10票,印第安纳11票,伊利诺伊21票,阿肯色6票,北达科他3票,总计51票,会不会红蓝交换不好说,但却大概率不会支持唐总。
因为从年中美开启贸易争端开始,到年五月,美国农场破产共计家,而对比农业大洲,阿肯色,北达科他这些相对较小的农业州,农场破产率增值达到96%。
一共票,这51票起到何等关键的作用,其实很清晰。
加上除了受损较重的农业州,自中美贸易纷争起了争端之后,超过七百家美国商业公司反对美国针对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等国的关税壁垒,因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唐总眼下除了考虑政治方向的问题,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挽回这些可能转而支持其他阵营的选票。
加上因为贸易保护主义在欧盟等阵营引起了包括北约前秘书长等重量级人物的公开反对,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十分大。
唐总在赴G20峰会之前还在对伊问题上保持着强硬的态度,同时多方承受压力的窘境,也是迫使唐总在峰会上释放缓和信号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中美之间重启谈判不是关键,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让美国转变自身立场
中美之间重启谈判了,中国一直愿意谈,时而谈时而不谈的是美国。
之所以经历了11轮依然谈不出个结果,本质上,不是华为,不是芯片,而是方向性的问题。
Americanfirst背后,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利己主义,重点是保护美国当前虽然不属于美国但当前美国占有的海外国际利益。
如果美国愿意放弃当前的海外利益,与所有的国家共享,每个人领取属于自身的那一份,其实时局不会演变到今天的局面。
海外利益这块,近期用很多的文章去说明了,我想大家应该能理解了。
那么为什么说会扯到方向性的问题。
就在于,美国是基于何种理由,至少是表面理由去加征了中国的关税?就是以贸易保护主义为驱动作为理由的。
中美之间的贸易磋商商谈,成功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的,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撤销之前加征的关税。
而短期不继续加征关税,这是可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可如果要谈成,则必须撤销已经加征的关税。
撤销已经加征的关税,表象上,是承认美国单边利己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错误,接纳全球合作共赢,贸易全球化的正确性。
这是立场的转变。
而最大的难点,还不是立场,而是承认这一切之后,需要面对的,则是促使美国之所以做出这一系列无论是从眼下,还是最终从历史去看,都错误的方向性决定,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不愿意对于海外利益的放手,国际共有利益蛋糕的分享。
有短期利益不愿放手而轻视长期风险,叫短视。没有短期利益而轻视长期风险,这叫愚蠢。
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美国都显然不是愚蠢的对象。
那么是什么让美国短视的原因?就是庞大而美国眼下几乎独享的国际海外利益,仅此而已。
这是我眼中美国和所有非美国家之间的核心利益矛盾,中国只是其中之一。
而美国和包括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所起的纷争,不过是这一切背后的表现而已。
这一点,会因为眼下的暂缓而得到改变吗?从而中美在因此导致的贸易问题上取得共识并且最终化解这方面的分歧,消除已经加征的关税最终达成?
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很难。
四、理性的声音是我们所需要的
长达十一轮艰苦卓绝而反复的磋商,也让我们的外交部和国人明白,对手的反复无常和难缠。
在美国公布将停止封禁华为和重启贸易磋商谈判的声明后。
中国外交部的声音,我认为是很理性的。
比如,中国外交部声称,如果美方愿意解禁华为的在美供应链问题,我们很欢迎。
以及美国愿意停止加征关税这我们很欢迎,但重启中美经贸磋商尤其需要诚意和行动。
也许也是这十一轮美国持续的反复,也让我们越来越倾向于美国的行动力,而不是美国说什么了。
五、要证明美国是否真的带着诚意,而不是因为一时需求暂缓,关键不是看美国说什么,而是做什么
那么最后的总结就是,美国有充分的理由和立场去暂缓当前美国与全世界范围内紧张的经贸氛围。
但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是放弃表象为贸易保护和政经孤岛的科技,经济,贸易壁垒立场,完成从反全球化到全球化的立场蜕变。
而更加根本的是,放弃单边利我主义,放手独占属于全球所有国家的国际海外利益,形成利益共享。
否则,无以完成根本性的转变,那么中美重启经贸磋商的结果,也就很难真正达成结果。
而这,我坦言说,要办到这事儿,唐总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诚意了。
而唐总对中国说,我对中国没有恶意,而唐总实际做的事情,一边是大肆在国内宣称中国人偷走了美国人的工作,美国人的技术,然后挥舞着经贸大棒对着他口中的朋友,并乐此不疲!
能骂人吗?如果不能,我好像没有更多想说的。
那么,这就是我针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针对此次国际盛事的点评。
尽管在对美问题上我们还有着很多的看法,或有分歧。
但中国在非美国家,包括欧盟诸国,以及俄罗斯还有众多的亚投行成员,一带一路预设经济带覆盖国家中日益深度的合作关系,将预示着未来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日益升华和跃进,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阻挡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今天想说的,就是这些,祝大家周末愉快。
如果喜欢,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