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闪击战流派中,地面的装甲力量推进是最重要的任务,一切作战力量都是为了保障装甲部队的推进。在当时,为了尽可能地实现快速突破以取得战役自由,德军组建了一支以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为主的战术空军,战斗机可以夺取战场制空权,而俯冲轰炸机是当时最有效的对地打击飞机。每当装甲部队遭遇敌人的永备工事、反坦克堡垒等坚固的支撑点时,即便是坦克也不可能维持高速的推进,不得不降低前进速度甚至是完全停滞。为了能够迅速为装甲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德国空军大量装备了专业对地攻击的斯图卡轰炸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最强大之处就是其精准的对地攻击能力,这款战机在欧洲战场上帮助德军杀伤无数对手,甚至曾有一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将航空炸弹直接丢进对手战列舰的烟囱中。可以说,德军闪电战百分之三十的功劳都要算在斯图卡身上。当德军失去了斯图卡,那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将大大降低。
quot;尖叫恶魔quot;斯图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都制造了不少专门的对地攻击机。特别是美国军队,由于美军要在正面对抗苏联的钢铁洪流,美国军队需要一款拥有强有力对地攻击能力的战机,A-10攻击机就此诞生。A-10攻击机飞行员坐在一个类似于浴缸的高强度装甲内部,也就此得名飞行浴缸,。A-10攻击机的装甲很厚,可以阻挡小口径防空火炮与单兵防空导弹的打击,由于其两个引擎距离较远,就算其中一个被对手摧毁,A-10仍然能够飞回到基地或者保持一段平稳飞行后跳伞。
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时候,两架A-10攻击机往往会来回袭击一条作战走廊,第一轮攻击会依靠小牛对地攻击导弹,优先摧毁对手的重装甲力量,其次则使用机炮来摧毁轻装甲目标与步兵单位,基本上没有什么目标能够在A-10的来回打击中幸存。
A-10飞行员胯下这支机炮也是十分厉害同时期,苏联也研发出了自己的Su-25对地攻击机,在阿富汗战场上大放异彩。就算到了现在,Su-25仍然在叙利亚战场上作战,压制的反对派武装无法抬头。不管是A-10还是Su-25都有个很鲜明的特点:造价低。要知道,A-10为了降低造价,甚至连雷达都没有安装。A-10的结构简单得令人发指,而苏联的Su-25其实也好不到哪去。这种战机的有意义永远是对地攻击,并没有对空攻击的能力。
在全挂载状态下,一架A-10攻击机至少可以消灭一个装甲连以及大量其他作战单位。A-10飞行速度要比武装直升机快得多,同时生存率也要高于武装直升机。不过,武装直升机可以轻松地以树梢高度飞行,这可以有效对付防空单位。
Su-25与它的武器装备然而到了现在,几乎没有国家正在开发下一代对地攻击机,就连美国也准备放弃升级A-10,更别说俄罗斯了。这些飞行浴缸后继无人。既然对地攻击机价值如此的高,那么为什么各国却不打算继续发展了?
其实,对地攻击机往往是在肃清对手大部分防空装备与所有战斗机之后,才会登场作战。不管是叙利亚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对地攻击机的对手永远只是单兵防空导弹,命中率不高且很难真正击杀对地攻击机,大部分时候只是让对地攻击机受伤而已。这仅仅限于低烈度作战,如果是两个世界强国之间的军事冲突,是很难出现防空真空地带的,就算是轻步兵单位也会有大量对空防御武器,跟别说几乎是随叫随到的战斗机了。这意味着对地攻击机可能要在对手猛烈的防空炮火与战斗机拦截下进入战场,无异于是在送死。很可能A-10攻击机刚刚投下自己的炸弹,便被对手击落,一架A-10换一辆主战坦克,怎么算都是美国吃亏。
中国唯一一款强击机我国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多执着于专业对地攻击机,只有一款强-5算得上是对地攻击机,至于歼轰-7型战机,更多的是用于对付对手的水面舰艇,而不是对手的装甲部队。原因很简单,我国空军基本上不寄希望于全面控制战场上方空域,而是选择在有限情况下与对手争夺制空权。到了现代,我国的陆军部队仍然很难获得空军支援,陆军部队也更希望依靠自己的炮兵部队去对付固定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军的确没有什么必要继续发展强击机,对地攻击任务往往会有战斗机兼职。另外,现代战斗机绝大部分都是多用途机型,具备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基本上不再主要研制专门的对地攻击机了。